近日,一则有关中小企业被指遭银行雁过拔毛的消息,很快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企业融资问题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低迷的市场,有中小企业主还算了一本明白账:对他们而言,要想从银行贷出1元钱,需付出至少0.16元的高昂成本,而这一数字,已远远超过部分行业的利润率。重要的是,银行众口一词地被指责是造就融资成本高企的主要推手:找银行贷款,就需承受担保费、咨询费、顾问费等各类费用,一圈儿下来,恰如被削了一层皮。
不可否认,长久以来中小企业面临的钱贵、钱紧的供需形态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相关监管部门都积极出台了一系列顶层措施,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保障其顺利发展,但在实际运作环节,后者无疑因缺乏必要的话语权,而不得不继续忍受“价格高企”和“得不到”的现实。
细探原因,不难发现这一方面缘于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十分完善,企业的融资通道还有待持续扩大;同时还在于大多中小微企业因自身的限制,达不到与银行平等对接的高度与水准。交易市场上只有资质良好的中小企业容易被金融机构接受,而那些缺少抵押物或没有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却常被拒之门外。此种情况下,部分企业要么寻求担保行业为其提供担保,要么找到民间借贷弥补资金空缺,较高的额外负担也随之而来。
不过高层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频频发招。其中提出的有关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等措施,为其开启了一盏希望之灯。
我们认为,“涉企收费”标准缺失、金融机构规避有效监管乃至一些贷款潜规则的存在,是造成银行收费居高不下、中小企业深感困惑的关键漏洞所在。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度完善方面苦下功夫,让各项机制更接地气、更合实情。说到底,制度漏洞,尤其是机制漏洞上造成的不合理的套利空间,是真正该堵上的。
当然,要想使相关制度设计真正落地,显然还考验着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执行力度,如能否及时出台相关改革方案,能否监督落实相关措施,这也有待中小企业授信方———银行对自身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跟进。而这其中最应杜绝的是,金融机构为单纯追逐利润、攀比扩大资产规模而可能出现的乱收费、存贷挂钩现象,尝试坚持互利共赢的哲学理念,致力于与中小实体建立起长期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