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期待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

2014年09月02日 07: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岩 泉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融资租赁具有操作便捷、资金使用灵活等优势,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渗透率达18%。而在我国,融资租赁渗透率目前还不到5%。

  按照领域划分,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飞机、轮船、机械设备等大型固定资产业务上,文化融资租赁业务一直未有突破。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文化企业多为轻资产型,文化资产特别是文化无形资产难以盘活利用。国内成立的首家文化融资租赁公司,着眼于盘活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撬动大量金融资本为文化企业融资,有望改善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当然,将传统行业金融手段应用于新兴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并不是简单的嫁接,而是需要真正创新后的融合,如此次无形资产融资租赁业务,对文化企业特有的版权资源进行直租和售后回租等形式的开发,就是一种创新。此外,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存在不同层级、不同期限、不同方式的差异,因此需要多种金融工具的组合运用。

  期待文化与金融向深度融合。(经济日报 岩泉)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