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金融形势很不好,我的企业不敢做大,这两年就先收拢一点,先把命保住。”昨日(9月1日),浙江省温州市一外贸企业董事长王明(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今年4月,王明离开原本200平方米的厂房,搬进了现在3000平方米的新大楼,看着仅有的十几个员工在空荡的大楼里忙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们准备在鞋类上自己搞开发与创新运营,厂房、设备等都已经准备好了,硬件方面完全没问题,但在与银行沟通时,由于银行不能保证到款,所以我们不敢扩大规模。”他有点无奈。
王明说,融资难、税负偏重、成本高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掣肘。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但是他和许多周围的企业并未能完全享受到,希望将来可以强制执行并加强监管,对于未执行的情况可以成立有关部门以便投诉。
利用民间资本得政府担保
王明回忆,年初时当地有一家银行行长来企业说了这样一句话,“小企业就让它死掉算了,我们把该收的(贷款)收回来,不要放下去了。”
“他的思路是小企业我们就不要再救了。”王明这样理解,“说得不好听,我们每年都在为银行打工,利息非常高。并且银行还收取各种贷款服务费用,加重了企业负担。”
在温州金改的背景下,许多企业想要借助于民间资本。“民间的资本,要通过政府担保,并且利息更高。”王明说,他似乎有些“理解”银行的做法,“银行也是企业,也要利益最大化和最安全的方式。”
王明说,他曾经非常想扩大企业规模,自行进行开发与运营,但这需要几百万投入。年初与银行进行沟通时就表示,如果资金方面能够给予支持,企业就将可以扩张了,可是银行表示保证不了。
“如果我们投入资金,或许明年才有产出。到那时候如果银行没有放贷,资金跟不上,企业一下子就死掉了。”他有些无奈,目前只能采用保守办法,还在做着传统的制鞋设备与材料的加工,以减少费用开支。
3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里,仅十几个员工在工作。这样的情况让王明很头疼,尽管企业已经提供班车接送等福利,但是“从今年4月搬到新大楼快半年了,一个工人都没有招到”。
据他分析,工厂所在的工业区偏远,是招不到人的原因之一;此外,劳动成本过高也是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只能在内部化解,员工多兼任几项职能。”
小微企业减税未完全落实
企业成本高企,利润空间也被压缩。王明表示,一些鞋类工厂毛利润很低,一双鞋50块,可能只赚1到2块钱,仅3%~4%的毛利,需要走量来带动利润。此外,他的企业和周围的一些企业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国家减税政策的优惠。
这一问题在许多地区存在。8月初,吉林长春的一位互联网行业小微企业主告诉记者,他的企业已办了9年,但是期间与其他周围的小微企业一样,很难享受到国家大多数的减税利好。
然而,国家自2008年就开始对小微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此后也是不断扩大优惠面,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去年8月1日,中央明确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对此,一位前吉林省政府工作人员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问题多出在地方的办事人员,拖延、逐利的工作方式,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在最后的工作程序上 “卡壳”,导致政策无法落地。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也算了一笔账,现在员工的工资每人每月至少要两三千元,从事实体经济的小微企业一般一家10个员工,每月的工资就要2万~3万元;加上原材料、设备、厂房、水电等费用,如果月销售额只有2万元,那是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以月销售额2万元为企业税收起征点,只对家庭作坊或小型商贸企业起到了扶持作用。
因此,周德文建议,减税的范围仍应扩大,且要重视实际效果,并应从为中小微企业减负的权宜之策,转变为制度性的常态安排。
作为企业主,王明希望政策出台后,要强制性执行。若当地未按要求执行,希望可以有明确的部门进行直接投诉,以推进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