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28日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今年上半年工行实现净利润14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境外机构净利润同比增长41%,大幅超过境内机构的利润增速,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源。
上半年工行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02元。每股净资产为3.86元,较上年末增加0.23元。截至6月末,按照新的资本管理办法计算,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67%,较上年末提高了0.5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1.36%,较上年末提高了0.79个百分点,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
针对经济增长新常态和结构性变化,工行突出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信用风险防控,同时通过严格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加快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等措施,保持了资产质量的总体稳定。截至6月末,工行的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在1%以下,较一季度末微升0.02个百分点至0.99%。
工行继续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及产能过剩行业融资总量的控制,加快推动三大行业和领域内信贷结构调整,信贷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截至6月末,工行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401亿元,无新增不良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至0.13%,现金流全部覆盖与基本覆盖贷款合计占比98.5%。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44亿元,主要通过存量贷款收回再贷方式支持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至0.67%。但个人按揭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976亿元,不良率0.24%,与年初持平。钢铁等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1.29%,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72亿元,不良率1.38%。工行还运用投资银行手段和全球化金融服务网络支持一批企业实现兼并重组和产能输出,实现了银企双赢。
与此同时,国际化综合化经营成效显著,成为工行重要的利润增长源。工行继续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境外拓展重点由填补空白市场,转移到推动境外机构本土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上。截至6月末,工行境外机构资产规模达到2325亿美元,较年初增长11.1%。上半年境外机构实现净利润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41%,大幅超过境内机构的利润增速,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源。境外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48%,资产质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上半年工行以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信贷经营活力。工行将贷款增量投向把握与存量调整移位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保持贷款投放平稳适度增长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工行境内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5231亿元,增幅为5.9%。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4.48万亿元,同比多放1303亿元,信贷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从具体投向上看,一是支持重点建设项目,境内新增人民币项目贷款2155亿元,同比多增759亿元,95%以上用于支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项目。二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贷款新增3026亿元,占境内公司贷款增量的76%。积极支持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经济领域的信贷需求,贷款全部投向环保达标企业和项目。三是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进一步加强对消费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类贷款余额超过4.3万亿元,占境内人民币贷款的比重已接近50%。涉农贷款余额达1.9万亿元,占公司贷款余额的28%。四是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信贷投入力度,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641亿元,增幅为7.2%。与此同时,工行还综合运用金融租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银团贷款等多元化融资工具,在努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同时,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