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土地闻名的黑龙江省无疑是我国粮食重地,然而由于农业产业周期长、利润低,金融机构鲜有涉足,缺少流动性资金也让当地的粮食企业与农户一度面临困境。近年来,愈来愈多的金融机构看到了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的潜力,黑龙江的农业产业也随着这股金融浪潮迎来了新的生机。
工行作为国有大行之一,虽然起步稍晚,但在近几年来,不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截至2014年5月末,工行农业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1.88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3198亿元,增幅为19.9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幅约4个百分点。同时,不断加强县域机构网点建设,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发展的金融支持,目前工行县域机构网点数5214家,较2011年末增加193家,增幅3.82%。
主动让利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下属有15个国营农场,1100万亩黑土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户承包土地,种子化肥全部由管理局统一部署。孙局长向本报记者介绍,由于此前发展较为缓慢,利润薄,每到农忙贷款时,管理局都要跑断腿,“金融机构嫌贫爱富,那时候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
对于农业企业来说,现金流与其他行业有着天生的差异性,并有着极强的规律性。每年开春的种子化肥费用、秋天的农机设备租用费与人工费都是一年中最大的开支,农民与农场在这个季节也最需要用钱。
工行建三江支行胡行长告诉记者,每年的这个时段,信贷员几乎每天都睡在村民家,挨家办理业务,在此前多为五户联保模式,央行规定此类贷款利率最高可以较基准利率上浮40%,工行今年已率先将利率降到基准利率上浮30%,即年息7.8%,仅这10%的利差就让该地农民至少减少约1亿元的支出。
五户联保贷款制度主要通过连带责任来控制贷款违约风险。由于联保小组成员之间存在一种利益相关的共生机制,即依据联保协议,一旦贷款农户未能及时还款,其他成员有义务先替其还款。
资料显示,从2011年起,针对建三江15个国营农场农资采购、粮食种植、粮食收储资金不足问题,工行建三江支行投放信贷资金16亿元,并帮助建三江农垦管理局成功购买高速水稻插秧机1501台。
工行建三江支行胡行长介绍说,建三江支行虽然成立较晚,是第9家在建三江开设分支机构的银行,但是就业务量而言,短短三年时间发展已经排在佳木斯分行下属支行前列。目前农场贷款没有一笔不良,个人不良贷款也占比极低。
开创双担保模式
三农贷款抵押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工商银行近些年来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如针对棉花加工企业轻资产、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问题,工行北京分行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同推出了仓单质押贷款业务,市场交易商用存放在指定仓库的商品棉质押给工行就可以获得贷款,这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还降低了融资成本。
而建三江的15个农场的农场贷款模式则为,每一个农场贷款除了自身抵押担保外,15家农场之一的七星农场再提供一次担保,即双担保模式,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5%-10%。
胡行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今年4月份,建三江支行即投放首批贷款55270万元,为垦区8家农场16个作业区的1610种植户解决了生产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受支持农户当年播种耕地38.6万亩,实现产值13.4亿元。
在本报记者实地调研时发现,农业机械贷款亦为建三江贷款业务中的亮点,动辄上百万的收割机,一部分农户在工行与建三江农垦管理局的帮助下,得以顺利购买。
“我们每一个步骤都有管理规范,农户从申请贷款到最终还清贷款,全部在管理局的掌握范围内。这样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有力的保证,农户贷款买到的农业机械,我们也实行统一保管,没有还清贷款以前,不允许买卖,”孙局长说。
贷款缺口近300亿元
截至2014年5月末,工行农业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1.88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3198亿元,增幅19.9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幅约4个百分点。虽然近年来涉农贷款增长较快,但对于孙局长和广大农业企业来说,这样的增长还远远不够。
孙局长给记者算了笔账,每年种地流动贷款需要大概60亿元,农用机车贷款大概50亿元,仓储经营贷款将近200亿元,目前垦区还要建立产业科技园,做水稻副产品业务,还要解决产品运输物流问题,这些贷款缺口保守估计就要300亿元。
而对于这样大的资金缺口,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企业贷款需要有相配的产品,否则一个支行也无法操作。“我们3年累计向建三江注入了33亿元,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建三江支行各项贷款余额达9.3亿元,在四大行中占比为33%,从0到33%,我们只用了3年”。
一边是巨大的资金缺口,一边是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在孙局长眼中,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其他一些银行也来找过我们,希望能分一杯羹,但是他们只是想做业务,并没有在建三江开设网点的想法,这对于已经进驻的9家银行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公平。与金融机构互惠互利,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机构深入进来,哪怕仅仅是看一看,新农业发展已经大不一样”,孙局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