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土地财政“家底”大审计将于本周拉开大幕。此次审计,由国务院牵头,重点对2008年至2013年五年内的土地出让金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情况进行审计,横向包括财政、国土资源、住建、发改、林业、农业等在内的多个系统,纵向则直接到县,时间为两个月。
去年中央组织了地方债务大审计,重点是摸清地方债务家底,并没有对债务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审计。因此,问题披露也都比较原则和抽象,没有涉及具体单位、具体人,也没有对当事人进行处理。但从此次审计的要求来看,可能情况会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原则性要讲,但具体问题更要查。
了解“土地财政”的底数,十分重要。但是,公众更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土地财政”形成过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问题,又应当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问题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审计活动再轰轰烈烈,审计过程再热热闹闹,也不会有多大效果,也不会得到舆论和公众的接受与认可。
2014年上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了21129亿元,同比增长26.3%。而按照相关专家的推算,从2003年房地产市场放开到现在,各级政府从土地上获取的收入,已达到了40万亿。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所支配。如此规模巨大的一笔收入,而且公认为是问题频发的领域,竟然从未进行过审计,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在如此规模巨大的收入面前,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财政困难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困难的问题更加严重了,仅国家审计署对外公布的地方债务,就达到了18万亿。
此次专项审计,如果不能有效查出“土地财政”形成过程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是很难向社会交待的,也是无法解决好“土地财政”形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行为,仍有可能被“土地财政”所左右,什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什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什么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事实上,地方政府也并不是不知道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危害,也不是不知道围绕土地到底存在多少问题。关键是,在政绩渴求和个人利益驱动下,风险早已被搁置一边,民众利益也被悬置起来。相反,利用土地进行权力寻租,则比任何方式都要方便简捷。
涉地涉房领域问题太多,且所有这些问题,土地都是根源。此次针对土地的专项审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案件和问题,更深层次的方面,还在于推进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财税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
对此次专项审计,舆论和公众的期待是很高的。伴随着专项审计工作的展开,相关的改革也将进一步加快。关键就看方案设计者是否愿意和敢于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更好地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地方与中央、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敢不敢真正向利益集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