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而中国也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中国的银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金融脱媒不断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传统的盈利模式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经济“新常态”条件下的“银行新常态”就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多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简要地概括,所谓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从经济增速层面看,“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换档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从结构层面看,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从增长动力层面看,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增长平稳、物价稳定、质量提升、民生改善,同时也将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楼市不确定风险的显性化。
“新常态”对于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阶段性放缓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二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等对银行业经营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银行业也可能呈现一些相应的“新常态”变化。
中国经济增长经历的阶段性放缓过程,会使得宏观经济对银行资产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的增长,据有关计算,根据过去的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成长速度为G D P年均增速和通胀率之和,按照未来中国年均增速8%计算,未来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成长速度将由此前的16 .5%回落到11.0%左右,增速回落约为1/3,而增长放缓会抑制贷款需求,企业的经营状况下滑会使银行靠存贷利差为主的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要求也将更高。由于信贷资产目前仍旧是驱动银行净利润增长最稳定、最主要的因素,信贷增速的下降就意味着银行盈利增长的放缓。业内预测,未来中国银行的利润增幅较此前的年均30%会大幅度回落。
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可能会带来不良贷款规模的攀升。虽然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信贷投向要向化解过剩产能倾斜,但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在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经营困境。从区域上看,浙江、江苏、山东三省是历史上的不良贷款高发区,从行业上看,钢贸、光伏、造船等产能过剩的制造行业,是银行不良贷款增长的高发行业。从机构看,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不良贷款上升速度较快,原因是由于批发和零售业中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受宏观经济政策、市场资金趋紧等影响,出现经营问题,引发资金链紧张,导致贷款出现不良。
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会对银行业造成新的压力。目前中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一两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可能不是空话。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利差收窄,为维护利差收入的稳定和溢价能力,银行必须开发溢价能力更高的客户。在直接融资越来越发达,股票和债券市场越来越完善的条件下,金融脱媒的压力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挑战。传统银行的业务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在资产业务方面,需要更加投行化,表外化,银行的收入结构需要从高度依赖利差,逐渐转向更多依赖中间业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主要在于渠道方面,互联网金融在销售终端和虚拟渠道上面,相比银行传统物理网点,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上述挑战所带来的新的市场条件下,银行业需要较快地构建多维支撑的业务架构,实现盈利来源和渠道的多元化。具体地说,适应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要求,大力拓展投行和财务顾问等服务类业务,使收入多元化。另外对于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小微、“三农”等,可以成为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加大消费信贷的比重,除个人按揭贷款之外,拓展其他消费信贷领域,更加重视零售客户和提高零售客户的比重,立足自身条件,发展优质特色业务。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业也将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时代,在多重约束下,规模的快速扩张也许要成为历史,而注重内涵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将成为竞争的主旋律。在“新常态”条件下,随着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规模、人员和区域等优势,在业务结构和产品创新上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渤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