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破藩篱放开市场之手 中国经济创新红利远未释放

2014年08月15日 07:2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期,传统的资源和人口红利逐渐衰竭,通过改革挖掘创新红利成为当务之急。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抓手,近日,再次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专家指出,政府下放、取消各级政府的审批权限,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精神,在改革中不断释放出创新红利。

  1

  创新是稳增长应有之意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没有急于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是以务实、自信的态度,以创新的精神,向改革、调结构、改善民生要经济发展的动力。针对当前房地产泡沫、金融不良资产、地方债务和影子银行风险等问题,管理层深挖病根,开出新药方。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博士胡敏指出,今天所有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总量经济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其根源又是政府“看得见的手”过多地伸向了市场。为解决这一问题,胡敏总结说,一年来,中央政府以简政放权、大力度地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逐步剥离了错接在政府身上的手;以探索规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着眼点,清晰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开辟了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主体经济的渠道;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立足点,构筑起区域经济发展和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战略布局。

  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比如,在各地开展了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西部铁路建设、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8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社会资本开放等扩内需等;为支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对涉及“三农”、小微企业等财税金融政策进行微调,“定向降准”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加强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等。

  2

  资源红利转向创新红利

  曾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贡献的资源、劳动力等红利,如今正日渐丧失。事实上,近些年,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劳动力供应结构性短缺,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相对减弱,部分外需导向型、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经营面临一定困难。

  有专家认为,过去的红利发展到今天存在很多弊端,已成为“黑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说:“过去我们有过廉价劳动力的红利,有过剪刀差的红利,有低下的资源产品的红利,甚至我们还有环境承载、环境容量的红利,这实际上是一个黑利,造成我们现在污染那么严重。”

  新的经济红利在哪里?“我认为是改革,这个改革有两个方面。对政府来讲,就是职权法定,法无授权不可违,是一个正面清单;对于企业来说、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这样在企业的市场准入和企业的各种经营生产当中就会创造一个新的红利,这是改革的红利。”侯云春说。

  专家指出,未来改革要以经济结构的转型带动制度的变迁,以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激发全要素生产率的潜能。李克强总理强调,“今后必须要依靠创新驱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李克强说,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

  3

  持续发放创新红包

  虽然我国资源红利正渐行渐远,专家指出,随着体制完善和要素资源的充分利用,创新红利在未来经济增长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创新红利包括技术和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包括引进国际资本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等,同时,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培养和重用人才,整合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将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应用,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徐洪才说。

  对于制度创新,徐洪才指出,政府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让市场发挥作用;精简机构,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广混合所有制;非政府组织如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等要同步发展,弥补政府的不足。

  徐洪才强调,要充分借助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向国际惯例靠拢,充分融入国际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开放倒逼国内体制、机制创新,用制度、技术创新挖掘改革的红利。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