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佛山限购松绑影响广州二手买卖 卖家反悔买家着急

2014年08月12日 13:53    来源: 广州日报     林琳

佛山限购松绑影响广州二手买卖心态 穗二手房成交量或将“筑底”

  家住广州的周先生在佛山有一套物业,本来打算和买家签订合同,听到限购放开后立刻反悔了:“税费可能有优惠,我还是先不卖吧。”当佛山的一二手市场受限购放开消息影响后,广州的二手市场也“蠢蠢欲动”。

  “尽管有关部门坚称广州限购不会放开,但买家卖家的心态出现变化。”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买家有加快入市的趋势,而卖家的心态也逐渐转强。不过,广州二手市场7月成交依然处于今年的谷底,消息对市场的实际影响仍不明显。

  经纬地产高级研究主任黄燕飞认为,佛山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对广州市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是会增加大众对广州放开限购的预期,进而担心楼价“企稳反弹”,部分广州买家的观望会减弱;而佛山部分楼盘突击涨价一旦成风,可能影响政府对广州取消限购的风险评估,从而变得更加谨慎,使市场预期的限购放开遥遥无期。

  买家积极入市 卖家持“房”待币

  一个中介人士告诉记者,中心城区的业主除非是急于套现,否则心态都变得更强,有的业主之前一两天就会打电话向他咨询有没有人问自己物业的价格,现在却连他的电话也不接听了,打算打“持久战”。

  与之前买家一边倒地“观望等降”不同,7月份买家的心态渐显分化。部分买家对限购可能会松动感到有些担忧,加快了看房的节奏。

  据合富置业市场部监测到的情况,天河区中心、原东山、原荔湾、海珠工业大道北等片区的看楼量较6月均有两到三成的增加,主要是部分刚需旧客的看楼和谈价热情逐渐回升。中介人士称,其中部分对市区地段较有认可度的换房客,对价格小幅让步的较优质“笋盘”果断出手。

  据了解,不少买家自2013年上半年开始登记入场看楼,由于整体大市趋缓,一直担心楼价下跌,迟迟不肯出手。不过,近期他们担心价格再度上涨;恰逢有“卖一买一”业主愿意让价一成出货,双方一拍即合。

  社保个税证明微调或助推二手市场

  尽管如此,广州7月的二手成交仍处于今年的谷底。2014年7月合富标准二手住宅价格指数(以下简称合富标准指数)为179.8点,环比2014年6月下跌0.6%,同比2013年7月上涨2.8%,较基期2008年1月上涨79.8%(见表格),较2013年12月下跌0.6%。而8月1日~11日经满堂红地产促成的二手住宅买卖宗数与7月同期持平,成交均价为20113元/平方米,比7月同期跌4.2%。

  不过,自3月以来连续4个月的交投低位下滑态势有所遏制。据合富标准指数监测阳光家缘二手住宅网签数据显示,7月广州二手住宅网签1660套,比上月环比增加3.6%。自2013年8月份以来,广州二手住宅的月度网签量大致呈一路走低态势,由2013年同期的月签3000套左右,下滑至目前的仅1600套,每月环比上月的交投降幅由原先不足一成逐月放大至一成五到三成之间(个别月份季节性有所上涨)。“由周度二手网签看,自3月份以来,二手住宅成交量基本呈持续低位下探寻底的特征。不过,7月底和8月初,二手周度网签量连续两周环比小幅回升,显示二手成交量或会成功筑底。”合富置业市场人士如此预测。

  至于下半年楼市能否真正走出阴霾,在满堂红市场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看来,目前制约广州楼市最大的因素是三年的社保或个税证明。

  南海二手住宅 日成交量增2倍

  “现在很多外地客户都转去佛山买房了,一二手都有。”满堂红市场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告诉记者。从佛山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佛山全市成交一手住宅32943套,同比减少13.8%,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2848套,同比增加1.7%。佛山的5个区域内,一手住宅市场只有南海区出现成交量同比增加,其他4个区域皆是成交量同比减少;二手住宅市场则有南海和顺德出现成交量同比增加,其他3个区皆是成交量同比减少。

  据本报昨日报道,8月8日,南海区新建商品房网签数据为367套,8月9日为305套,相比之前日均100套左右的成交量多出2倍。

  据了解,目前多个板块的两地楼盘,二手均价至少相差3000元/平方米;在楼龄方面,属于广州的楼盘并没有优势。周峰预测,如果广州的政策在短期内维持不变,则广佛交接处的广州楼盘二手成交量将大受影响,或许会在之前的低迷状态下再度缩减。

  浦发银行等五家银行获准

  开展电子式储蓄国债 网上银行销售业务

  记者昨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徽商银行和北京农商行纳入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银行销售业务机构名单。此举有望进一步推进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银行销售工作。(记者林琳)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