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2013年度指数型金牛基金”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无疑是市场上表现最为出众的ETF之一。作为首批跨市场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追捧,不仅创下A股被动型产品有史以来的首募规模新纪录,实际运营过程中无论是年度跟踪误差,还是日均成交金额均保持领先。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张娅、柳军,在 2004年公司筹备之初就加入筹备组,目前他们已分别成长为指数投资部总监和副总监,两人恰好优势互补,是业界熟知的金牌组合。中国证券报近日采访了双基金经理之一的张娅女士,她表示,一位优秀的ETF基金经理应当做的不仅仅是精准跟踪指数,也包括提供专业化的市场服务和产品的创新。
“篮子”制作的科学与艺术
在张娅看来,ETF基金经理的基本功是,追求跟踪偏离度的最小化,并准确无误地制作ETF“篮子”。
据Wind统计,2013年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年度跟踪误差仅为0.0047%,是跟踪误差最小的宽基指数ETF,同时全年日均成交金额9.56亿元,在沪深两市权益类ETF中排名第一,交投非常活跃。
而“篮子”制作最具考验的一点在于,如何对所有持有人公平的前提下,提供ETF申赎的灵活性,增加ETF以公允价值交易的流动性。比如,2007年牛市中,由于大面积个股涨停,张娅尝试将上证红利ETF默认的禁止现金替代(用一篮子股票申购)改为允许现金替代,打开了成分股涨停时投资者的申购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但在某些情况下,“允许现金替代”则可能招来恶意套利资金,比如预测某只成分股涨停板会超过两个,此时改为“必须现金替代”则更为合适。事实上,过去几年因申购赎回清单制作不当引发的ETF“套利门”事件也屡有发生。
对此,张娅表示,这需要基金经理对于ETF成分股事件和未来可能的价格走势要有清晰的理解和判断,将保护持有人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再考虑能够促进ETF流动性的最优方案。一位成熟的ETF基金经理,会根据自己对诸多个案的观察,提炼出一套普适性规范,并不断在投资事件中补充完善。而这些,只有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总结提炼,才能予以真正准确的体会和理解。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细致服务
ETF基金经理的更高“段位”则是,体察各类客户的需求,帮助其更好地运用ETF工具进行资产配置、择时、套利。近年来,张娅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市场服务中,她每个季度都会不定期和投资者们见面,交流碰撞市场观点和ETF投资策略。
张娅表示,机构投资者对于ETF的投资需求也随市场在发生变化,同一家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可能都有ETF投资需求,但各有侧重,比如一家保险公司的权益部、基金部和量化部对于ETF的玩法是不同的。作为ETF基金经理要及时跟踪到这些变化,才能更好地提供市场服务。
她举例表示,在市场风格由中小盘切换到大盘初露端倪时,提示有择时需求的投资者买入沪深300ETF迅速跟上市场;即便是在标的指数低迷缺乏弹性的时候,也可以和投资者探讨不一样的策略。比方说,随着更多衍生品被开发出来,ETF的投资策略将更为丰富。ETF期权推出在即,那么一些ETF的稳定持仓的机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对未来价格变动范围的预期合理的前提下实施Covered Call策略,即在稳定持有ETF的同时卖出看涨期权。类似策略的诸多细节都值得ETF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共同研究。
甚至,张娅将专业化服务视为未来各家基金公司在ETF战场角逐的制胜之道。“如果说中国ETF市场格局形成的第一阶段以圈地布局作为标志,那么谁能在未来持续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将决定第二阶段市场格局的深度演变。”她表示,作为ETF这类工具型基金产品的提供商,我们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洞悉市场结构的深度演变,包括客户结构、客户策略等各方面的演变,才能提供系统化并兼具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这实际上要求ETF基金经理至少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跟踪客户结构变化,二是定位每类客户的投资策略和业绩基准。“如果说ETF发展的最初那几年,我跑得最多的是券商营业部,银行理财部,那么近两三年需要关注的则是保险这样的专业机构,同时海外机构资金也会成为下一步的关注重点。”
在产品研发方面,张娅表示,也需要关注投资者中长期投资逻辑,根据下游需求提供全面的产品研发理念。经过这些年在ETF领域的摸索,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ETF才会具有生命力,而又只有符合基本经济和投资逻辑,以及具有相应明确客户定位的ETF才能符合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