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募电商IT人员掀起创业潮

2014年08月11日 09:47    来源: 中国基金报    

  随着互联网金融热潮迭起,基金公司的电商和IT人员也掀起了离职创业潮。

  日前,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电商总监辞职,还带走了自己的一帮同事,成立了一家做基金中介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无独有偶,北京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IT负责人日前和几个金融圈的朋友一起出资合办了一家P2P企业。

  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互联网金融大发展,P2P、移动互联网销售等新兴金融行业,都急需大量拥有技术和金融双重背景的人才,基金电商和IT人员恰好符合这种需求,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基金公司IT和电商从业人员的一波辞职潮也在所难免。

  “虽然电商在基金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打了这么多年的工,恰好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兴金融存在大量创业机会,我拉了一帮以前一起在基金公司干电商的兄弟,找了家PE投了几百万,以后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工了。”上述前基金公司电商总监表示,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在房地产市场平稳甚至走入下降通道后,居民的资产会转移到股票等资产上来,资产管理行业存在大量机会,这中间的一大推手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企业拥有巨大流量和客户资源,突破了原有金融销售渠道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彰显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威力,这显示出这一新兴行业的广阔前景。

  有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哪一类互联网金融公司,既然有互联网的因素,IT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一般的IT人员不懂金融,进入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无太大用武之地,如此一来,基金公司里的IT人员出去创业就显得相当有优势,一方面他们在基金行业从业很久,了解金融行业和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懂得IT技术使得他们能够把客户需求通过互联网形式转化为相应的产品,提升客户体验。

  “现在基金公司最热衷于创业的,不是基金经理,而是IT和电商人才。”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电子商务总监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需要既懂IT又懂金融行业的人才,做过电商的人更容易有互联网思维,对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前景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做过金融IT的人又懂得如何将客户的需求以技术的形式来满足,在目前的时点出去创业,只要盈利模式清晰,很容易得到PE的投资,说白了,就是用PE的钱来自己创业,这对于基金公司电商和IT人士无疑具有极大诱惑力。

  一面是基金公司高价从互联网企业挖来电商或IT人员,一面是基金公司电商和IT人士纷纷走出去创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对电商和IT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同时,资产管理行业电商和IT人员创业的冲动也会越来越强。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