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铁合金期货基准价略偏高 可高位试空

2014年08月08日 08:25    来源: 证券时报    

  郑商所铁合金期货8月8日上市,自此黑色产业链家族又添新丁。上市首日硅锰合金期货会如何演绎?我们认为1501成为主力合约概率较大,预计硅锰1501合约首日的运行区间在6400元~6660元之间,而硅锰1501挂牌基准价为6650元。按照我们估算,其基准价略偏高,所以首日可以尝试在临近基准价时做空。

  整体产能过剩

  首先,从基本面来看,2013年,全国硅锰产能达1900万吨,硅锰产量为11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0%。产区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内蒙、甘肃等地,排名前五的主产区产量占比达到了76%。整体产能过剩,企业亏损情况较为严重。

  再看需求端,硅锰的主要下游就是钢铁行业。2014年,预计粗钢产量为8.1亿吨,按吨钢消耗14公斤硅锰计算,预计需要消耗硅锰1132万吨。2013年,硅锰净出口量为0.39万吨,进出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总体预计,2014年硅锰合金全年合计消费量约1132.5万吨左右。

  而从成本来看,一吨硅锰=4000度电+2.2吨锰矿+350公斤焦炭+35公斤电极糊。其中,锰矿成本占比约45%,电力成本占比约35%,焦炭成本占比约10%。锰矿和电力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大头。近年来,进口锰矿呈现量增价减的特征,而且锰矿港口库存也处于相对高位,预计短期锰矿价格仍将底部徘徊,难有明显起色;从电力成本来看,各区域电费差异较大。

  后期价格走势需重点关注的方面有:1.硅锰主产地西南省份电费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一般5~9月为丰水期,12~2月为枯水期。目前,贵州丰水期电价比基准电价(平水期)下调10%,即0.46元/度×10%×4000度/吨=184元/吨。广西自2014年7月起执行如下政策:7~9月份丰水期执行0.497元/度,10~12月份枯水期执行0.61元/度,11月比现在贵0.113元/度,按每吨硅锰消耗4000度电算,折合每吨约贵452元。但由于铁合金在贸易环节中处于弱势,其成本对价格的传导性被大打折扣;加之在硅锰主产省中,实行丰水枯水区分电价的省份仅有广西和贵州,此两省份产量占全国硅锰总产量的41%,对最终价格的影响再次打折。

  2.季节性因素。每年11月之后,钢厂需要储备一些原料产品,会带动相关品种价格上涨;同时,冬季运力较为紧张,而铁合金定价一般是到厂承兑价,运费占比约为5%,运费上涨也会带来成本的上涨。不过,近年来冬储概念在淡化,而铁合金结算都是到厂承兑含税价,同样存在成本对价格的传导性被大打折扣的问题。

  1月期价应贴水

  按无风险套利理论估算:现货贸易中,铁合金定价以钢厂招标定价为主,价格风向标为河北钢铁集团每月招标定价,招标结算价格一般是指半年期承兑价,加上钢厂一般货到1个月后付款,而期货价格为现款价格,因此应按7个月时间对铁合金价格进行贴现。根据河钢8月招标价计算,硅锰为6620元/吨(含税到厂承兑),其承兑价贴现金额减233元/吨,则现货标准品价格(现金价)硅锰6387元/吨。

  由于黑色产业链其他品种的主力合约多数是1月、5月、9月或者10月,所以我们认为1501成为主力合约概率较大。假设目前买入现货同时卖出期货1501合约,囤货至2015年1月份进行交割,期间是5个月的时间,按无风险套利理论估算2015年1月的期货价格,按现货现款标准品价格硅锰6387元/吨估算,则硅锰1501合约的合理价位是:6387元+交割费1元+入出库费25元+仓储费67.5元(150*0.45)+资金成本173.23元(假设期货卖出保证金是10%,5个月按150天估算,贷款利息按6%估算)=6653.73元。

从理论上估算的硅锰1501合约比现货升水33.7元/吨。实际操作中,不排除套利者先将采购的铁合金囤积在社会仓库,临近交割时再注册仓单拖入交割库待交割。目前社会仓库的仓储成本可以降低至0.1元/吨/天,这样中间套利成本会减少近52.5元/吨,硅锰1501合约的合理价位将在6601元/吨(6653.73-52.5)左右。

 

  同时,由于硅锰与螺纹钢的相关系数达到0.93,可参照螺纹钢期货价差结构估算,目前RB1501合约价格在3107元/吨左右,华东地区可交割标准品价格在3190元/吨左右,RB1501合约贴水2.6%,假设硅锰1501合约同样贴水2.6%,则硅锰价格可能在6387*(1-2.6%)=6447元/吨。

  两种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别较大。结合前面我们对铁合金基本面的分析,在产能利用率较低、供过于求的预期下,市场可能难以出现第一种无风险套利估算方法得出的升水,出现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 宋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