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理财产品仅是传统货币基金披上了电商的外衣,去年底出现的高收益极大原因是由于年末市场资金偏紧,如今被市场过分夸大的泡沫已去,最初的推高效应也已不再
至2014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余额宝”已上线整整一年,它凭借高于银行活期存款数倍收益率以及良好的流动性与取现的便利,吸引了大批用户,同时也引起诸多电商、互联网企业跟风入场,如今的理财市场已被各类“宝宝”占据。
进入2014年后,可与银行活期存款媲美的“T+0”实时赎回功能,在资金规模增大、流动性加强下,垫资压力剧增,余额宝、理财通等纷纷收紧大额资金赎回机制,这一优势已不再明显。
2014年5月11日,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7天年化收益率为4.985%,正式跌破5%。这是余额宝自2013年11月23日以来,七日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5%,距上次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破6”仅70天。
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规模达5741.60亿元,比一季度末再度增加300亿元,使得余额宝依然是国内最大、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这也使得天弘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达到5861.79亿元,位居国内公募基金之首。
面对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下滑,部分产品存款协议到期后新协议利率下降,货币基金收益率日渐下滑,电商网络理财产品均已迈入4时代,尽管如此,用户的理财热情也丝毫没有减退。
各方竞相抢食
马云曾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他们”。所以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带动了全民理财热潮,带动了其他电商企业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更推动了银行的变革。
到今年以来,各电商如京东、苏宁、网易、腾讯、百度、挖财、壹钱包等,银行如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基金公司如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新华基金、中银基金、银河基金、易方达基金等纷纷推出类货币基金网销产品,网络理财市场早已不再是阿里巴巴的一枝独秀。
截至2014年7月电商及银行系网络理财产品均已超10款,基金系网络理财产品超30款,券商系网络理财产品也已超5款。
其中最为活跃的应属阿里巴巴与京东,阿里有余额宝、元宵理财产品、定期宝、娱乐宝等;京东则有小金库、京东8.8、安赢一号。这是两大电商巨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又一次掐架。
电商系更加看中理财产品与自身支付系统、平台业务等的嫁接,强化用户黏性;而其他机构则更多的是看中PC端与手机端的巨大流量,盘活平台上理财产品的销路。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各电商网络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已由一月份6.5%-7.5%的收益区间跌至七月4%-5%的区间范围,且不断刷新最低收益率,“宝宝”高收益神话正在破灭。
网络理财玩家的增多也使得产品同质化严重,网络理财产品高度同质化,产品便利程度成为投资者选择关键,而如今可与银行活期存款媲美的“T+0”实时赎回功能,在资金规模正大、流动性加强下垫资压力剧增,余额宝、理财通等纷纷收紧大额资金赎回机制,这一优势已不再明显。
“宝宝”神话正破灭
网络理财产品仅是传统货币基金披上了电商的外衣,去年底出现的高收益极大原因是由于年末市场资金偏紧,如今被市场过分夸大的泡沫已去,最初的推高效应也已不再。
余额宝等网络理财产品的推出正适逢银行“钱荒”,签订的存款协议较高,而今年开年以来,现金回流,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下滑,部分产品存款协议到期后新协议利率下降,货币基金收益率降低在所难免。
监管的不断表态整顿同业和理财业务也引起“蝴蝶效应”,让电商网络理财产品进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目前市场上的网络理财产品有集体跌破4%的趋势,且网络理财产品4%左右的收益率将成为下半年理财产品收益常态,未来不排除在季末或年末时短时收益率会有所上升的可能,但7日年化收益率仍将维持在4%-5%的货币基金合理水平。
2003年银行就开始销售货币型基金,但因“生而不养”,被电商抢占先机,面对存款缩水,银行机构不得不开启“圈地运动”,揽储手段变革明显,多家银行出台措施限制资金流出。
客户风险意识提高,互联网金融产品难以吸引大资金,且在赎回条件方面还是会受制于银行,既然收益率差不多,肯定是选择相对安全的传统银行,此外银行的后台风控和客户服务也较互联网企业更成熟一些。
而对于货币基金银行本就有比电商企业更多的主动权,当银行在对货币基金与其网络银行、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等业务结合强化支付功能后,提高了用户体验,资金搬家的势头显然有所减弱。
天弘基金《余额宝一周年大数据报告》显示,余额宝用户人均持有余额宝5030元。也说明了电商网络理财产品遵循了其“丝”理财特性,4%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仅比正常的银行存款利率多一点,且其吸引力也已小于相银行理财产品,大额资金依然是银行的盛宴。
用户视线已转移
从阿里巴巴到京东、百度、腾讯、苏宁、网易、生意宝等的入局,如今唯品会、58同城、聚美优品等也开始深耕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已成电商企业标配。互联网企业开始基于自身业务体系构建更加强大的闭环系统,都希望能让自身平台成为强力磁场,吸引更多的用户与资源,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网络理财产品的同质化让投资者日趋疲软、陷入停滞,对于资本的逐利性让一些用户为了寻求更高收益而离开。理财产品开始进入寻求更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2.0时代”,已不仅仅是货币基金范畴,将更多地对接保险理财、票据理财、P2P、众筹等领域,互联网金融开始朝着更加契合用户需求、个性化、将线下的不可能变为线上的可能定制化理财方向,帮助用户获得更高的收益。
具替代性的就是年初阿里的元宵理财产品和近日京东推出的“安赢一号”保险理财产品。
保险理财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宣传上弱化了保险属性,让人觉得与原先的网络理财产品相似,而保险理财投向集合信托计划、政府基建项目等的投资收益会比投向银行存款相对高一些,且网络销售成本较低,可将节约的销售成本返利给投资者,变相提高投资收益。
不光是阿里巴巴与京东开始进入保险理财,更多保险公司也开始看重互联网的巨大前景,而且许多保险公司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这对正从电商网络理财产品中资金搬家的投资者极具诱惑力。
但互联网保险产品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产品保障功能单一,且比较简单;不具备货币基金的灵活性,资金不能自由申赎等。但长期来看,保险公司是否能实现预期收益率的兑付还有待观察。
人们正习惯于将小额流动资金、闲散资金投入到网络理财产品中,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入融合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正用它高效率、低成本以及传播性凸显其“长尾效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使用户的理财、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逼迫传统金融业如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加速转型,而巨头们在互联网金融上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