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10条措施,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既有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的即期措施和完善银行考核评价的中期机制,也有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长期改革措施。即期、中期、长期措施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可谓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指明了方向。
从宏观上看,当前我国货币供应总量充沛,同时贷款投放稳中有增,贷款加权利率也稳中有降。同时,从总供给与总需求角度分析,目前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因此,融资难、融资贵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
微观感受和宏观现象之间存在背离,根源在于金融改革不到位。在金融要素方面,存贷款等金融要素定价尚未完全市场化,价格信号传导失灵,市场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金融市场方面,仍以间接融资为主,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还不能和间接融资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市场主体方面,作为融资主体的国有企业以及融资平台“硬约束”不足,流动性需求旺盛,对资金成本不敏感。
短期内,为了给经济发展“兜底”,可以通过定向降准等微调控、微刺激等手段来缓解,甚至也可以通过窗口指导、行政指令来“应急”。但无论何种措施,都不可避免地使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边际刺激效应将会逐渐递减,深层次矛盾始终无法解决。
长期看,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这一结构性问题,则需要通过加快改革来解决。只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能“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
一是需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金融市场关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资金实现有效配置的前提。
二是需要加强市场主体“硬约束”。短期内应加强对融资平台等政府类项目的“硬约束”,把长期廉价的贷款从此类项目中挤出;长期则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企分离,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三是需要构建多层次的融资市场和金融生态。应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股权、债券融资机制,鼓励PE、VC等场外直接融资,丰富中小企业集优票据、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推动构建多层次的融资市场,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是需要提高资产周转率。银行要从持有到期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做大流量的经营模式,增强存量信贷资产流动性,增强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需要理性看待银行贷款。
一方面,要客观认识财务杠杆的“两面性”。贷款是企业的财务杠杆,企业发展阶段对于选择财务杠杆至关重要。企业在上升时期,利用财务杠杆举债,可以扩大股东收益;但在起步时期或者经营下滑期,使用财务杠杆反而会放大经营风险。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得不到根本改善,盲目贷款反而会增加其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要客观看待信贷资源稀缺。保持适度信贷资源稀缺,让效率高的企业获得贷款,可以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倒逼企业提高效率。如果仍旧“大水漫灌”,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另外,对融资贵也需要客观分析。如果银行为了收费而收费,故意延长融资链条,通过“巧立名目”来“雁过拔毛”,应坚决予以取缔。对银行而言,风险和收益是相匹配的,如果是为了弥补风险敞口,提高风险覆盖率而收费,并且同时提供货真价实的服务,此类收费不应该被“一刀切”。否则,银行要么以“惜贷”避险,要么以“敢贷”应景,但整体收益并不能覆盖整体风险,从长期看,银行体系内风险急剧膨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会大大削弱。
(作者:贺强 单位:中国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