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6日讯(记者 康博 李乔宇) 在互联网金融盛行的年代,货币基金俨然已经成为规模增长的利器。截至今年上半年,天弘基金旗下的余额宝再次凭借三千多亿份的净申购成为行业规模老大,而反观同期净赎回情况,中银基金则缩水超三百亿份。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银忽视货基的发展从而错把宝押到短期理财产品上。
产品押宝失策 规模惨遭缩水
基金半年报的披露不仅让市场了解了各基金公司的业绩,也让人看到了其判断业务发展的能力。根据2014年二季报显示,天弘基金的余额宝在上半年里以净申购份额3912.4亿夺得行业规模第一位,并且超出第二名华夏基金3倍有余。
而相比天弘基金的大规模净申购,中银基金则要凄惨的多。据好买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银基金被赎回304.15亿份。从公司规模来看,截止至6月30号,公司规模相较去年年底减少299.72亿元,而该基金公司规模大幅度减少的时间段集中在今年上半年第一季度,公司规模从2097.55亿元减少至1347.92亿元。
从产品类型上看,中银出现净赎回份额较多的均为理财型基金。其中,中银理财30天债券B、中银理财30天债券A、中银理财21天债券B、中银理财21天债券A一季度净赎回份额均超过100亿份。此外,中银理财7天债券A、中银理财7天债券B、中银理财14天债券A、中银理财14天债券B、中银理财60天债券B、中银理财60天债券A一季度净赎回份额也均超过50亿份。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中银基金目前共有10只短期理财型产品(AB分开计算),基本都是在2012年和2013年成立。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货币基金的数量仅有4只,并且其中2只是2014年后才成立的次新货基。很显然,此前两年中银基金是把发展重心放到了短期理财产品上,但从2013年余额宝上线以后,货基类产品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成为基金公司提高规模的利器,而中银面对自己的失策并没能迅速做出反应加以弥补。
根据分析,中银基金旗下理财型基金的大幅缩水,一部分原因在于投资者将资金转移至货币基金。业内人士介绍,理财型基金和货币基金非常类似,但是申赎期限不如货币基金自由,理财型基金申购之后有锁定期,锁定期过了以后才能赎回,而货币基金是T+1,甚至T+0赎回。同时,理财型产品在收益率上也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因此,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
股基业绩分化明显 投资者怨声载道
在产品类别发展不如人意的同时,中银旗下的股基产品业绩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表现。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在最近六个月当中,中银基金旗下的股票型基金涨跌幅居然相差了超过26%。具体来看,由于蓝筹股的绝地反弹,令中银上证国企100ETF、中银中证100、中银优秀企业股、中银沪深300四只以大盘指数和蓝筹为主的股基涨幅均超过7%,其中中银上证国企100ETF涨幅最大,为12.84%。而中银主题策略、中银美丽中国、中银持续增长等一些主题类基金却出现亏损,其中中银持续增长在近六个月来亏损14.05%。
分时段看中银持续增长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完全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其在最近三年的任何时段均没有跑赢过同类产品的均值,以今年的数据为例,截止到8月4日,同类产品均值涨幅为3.39%,而中银持续增长却亏损9.66%。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显示,其九只股票来自创业板和中小板,只有第一大重仓股为中国石化。
目前,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辜岚,此人曾任阳光保险集团资产管理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债券研究员。2008年加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固定收益研究员、宏观策略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中银持续增长是她第一只独立操盘的基金,从其2013年9月4日任职到现在,回报率为-12.93%,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超过5%,创业板指数更是上涨超10%。
如果说菜鸟基金经理的糟糕业绩还有情可原的话,那该公司投资总监上阵依然亏损就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了。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中银基金副总裁、投资总监张发余从2010年8月至今任中银价值基金经理,2014年3月至今任中银中小盘基金基金经理。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近六个月来,中银价值和中银中小盘的涨幅分别为4.14%和0.54%,均没有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的7.86%
张发余目前为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研究总监,副总裁,经济学博士。曾任长江证券研究员、长江证券研究所投资策略分析师,2006年加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但这一系列从业经历并没有让其在投资上有什么过人之处,难怪有基民表示,空欢喜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