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6月外汇占款骤减883亿 货币投放现新平衡

2014年07月24日 07:30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万敏

  昨日(7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总体看,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同时,他认为,下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还会继续保持振荡走势,跨境资金流动出现有进有出的双向波动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记者注意到,上述情况与今年上半年各月的外汇占款波动的趋势一致,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长了8209.58亿元。前5个月,我国外汇占款均为净增长,但各月环比增长幅度波动较大,其中6月,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净减少了882.8亿元,该数据为11个月来首次减少,这也创下2012年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针对近日有报道称,国家开发银行获得了央行的万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正在重新考量,货币当局在应对复杂的经济金融情况时,有更多可供使用的工具,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也有所提高。

  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将成常态

  管涛表示,结合各项数据来看,今年初,我国面临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压力,但二季度,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偏流出的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外汇占款增长分别为4373.66亿元、1282.46亿元、1892.97亿元、1169.21亿元,386.65亿元和-882.8亿元。

  外汇占款的波动与跨境资金流动有一部分关系,但更多的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振荡引起市场主体行为的变化。

  从前6个月整体人民币汇率走势来看,由于央行逐步退出汇率常态干预,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升值预期被打破,双向波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因此,更多私人部门愿意购汇持汇,而非结汇。这一点从外管局公布的有关数据也得以佐证,二季度,境内的外汇存款增加了863亿美元,比一季度外汇存款多增104%。二季度,境内银行的外汇贷款余额下降了23亿美元,而一季度增长了626亿美元。3~6月月均远期结汇比1~2月下降了49%,而远期购汇增长了14%,导致银行对客户的远期结售汇顺差大幅下降,6月份转为逆差。

  管涛表示,未到期的远期净结汇余额在3月至6月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抵消了之前6个月由于远期结售汇顺差增加造成的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上升的规模,这也造成了同期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今年5、6月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状况好转,人民币汇率无论交易价格还是中间价都出现一定程度反弹。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为114.03,环比上涨0.06%,指数在连续四个月下跌后首现企稳。此外,BIS公布的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指数为110.99,环比上涨0.37%。

  管涛称,总体上,人民币汇率现在已趋向均衡合理水平,这种状态下,跨境资金流动出现有进有出的双向波动会成为一种新常态,“我们提醒境内市场主体,要注意适应这种新常态,调整自己的财务管理策略,要从过去的单边思维转为双向思维,管理好资金及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

  货币政策工具更趋多样化

  对于未来外汇占款的趋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我国货币和资本的流入有放缓的趋势,国际收支状况正在趋向均衡方向运行,预计新增外汇占款在中长期波动性将明显增加,总体将呈现放缓的趋势。对于货币当局而言,建立新时期国际经济格局及国内市场条件下有效合理的基础货币投放和管理机制显得日益重要。

  日前,有报道称,国家开发银行获得了央行的万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用以支持棚户改造。但央行和国开行均未对此消息予以正面答复。

  如果消息属实,则意味着作为央行酝酿中的新的货币投放工具PSL正式投入使用了。这是继今年上半年两次定向降准之后,央行再次启用的新货币投放工具,再次体现了央行“定向、精准、微调”的新的货币调控思路。

  “在上半年,有方向性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较大规模的再贷款操作可以看做是货币当局对调节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投放模式的积极尝试。”交通银行发布的研报点评认为。

  前述商业银行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正在重新考量,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以及此前已推出的SLO、SLF等工具,可以预见,全面下调存准率和利率水平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了。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