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通国脉:10名自然人分散控股 国企改制技术成殇

2014年07月22日 08:48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2日电近期,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通国脉”)于证监会披露了其招股说明书。其拟发行新股不超过2,200万股,拟于上交所上市。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电信通信技术的服务商,中通国脉天然的血管里还是流淌着国有企业遗孙的血液,庞大的电信垄断三巨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其营业收入贡献颇多,这乃使得中通国脉年年的分红充满戏剧性。更具戏剧性地是,10名自然人股东是其联合控制人,而该公司的全部股东均来自于中通国脉的职工系统。

  控制人有10人之多

  与其他拟上市企业不同的是,中通国脉的实际控制人是10名自然人。

  据中通国脉招股书(申报稿)显示,该公司乃是由吉邮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整体上承接了吉邮有限的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其发起人正是以10名控制人为代表的原中通国脉的职员。其中,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世超直接持有其558.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8.47%,为中通国脉的第一大股东。无一例外地是,按持股比例排序的其他9名自然人也来自中通国脉的管理层,10名自然人合计持股比例为25.06%。

  令人为之侧目地是,中通国脉从未引入其他法人股东。该公司的全部股东均为该公司的职工个人,均为自然人持股。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容易让大股东实现无法人约束的利益侵吞。然而,中通国脉还是成为能够催生近百名富翁的温床。以持股最少的后35名股东为例,35人均持有该公司6万股股票。按目前行业平均30倍市盈率、0.50元每股收益进行测算,6万股股票合计市值近百万元。更不用提持股超过6万股的前120名股东。中通国脉成了名副其实的造富机器。

  “共同富裕”的背后,中通国脉的业绩水平却持续显出并不乐观的局面。中国青年网发现,2013年,中通国脉实现营业收入35,484.17万元,较上年度下降了2.38%。与此同时,可比同行业上市的中通服和宜通世纪均实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然而,这对中通国脉持续的利益瓜分却并没有太大影响。

  中通国脉也丝毫不掩饰其夸张的分红行为。其招股书中明确显示,“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为股东投资和借款,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主要为现金分红和偿还借款利息”。2011年度,中通国脉通过筹资向股东现金分红1,012.50万元;2012年,中通国脉以增资的方式筹资3,600万元,并且从银行贷款1,500万元,向股东现金分红1,687.50万元;2013年,中通国脉再次从银行借款3,200万元,这一次以现金向股东分红1,650万元。

  令人关切地是,中通国脉的10名控制人同时是持续比例最多的10人,控制人的联合一致分红很难讲不是一次次利益的瓜分;然而,若是实际控制人具有非联合一致的行动而产生分歧,对于中通国脉而言或许才是内斗撕裂的梦魇。

  国企改制下的技术之殇

  主营通信管线铺设业务和通信设备安装业务的中通国脉难有核心技术可言。

  在其宣称的10项核心技术中,不乏有“传送网联网调测技术”和“核心网联网调测技术”等等高端的字眼。事实上,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就是普通网络设备安装的调试过程,在国内通信市场已经广泛采用,已经难有技术含量可言。经查阅其招股书,中国青年网还发现,中通国脉正在研究的项目还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技术”和“灯杆塔攀爬安全防护”两项。顾名思义,美化就是采用多种手段对天线的外表进行装饰或隐蔽;安全防护就是要保障工程安全。至于中通国脉是否研发出保障工程安全的“技术性步骤”,该公司并没有直言。其技术研发的水平可见一斑。

  难以忽视地是,在曾经的国有企业改制大潮中,企业人员自寻出路的做法一直为政府所提倡。中通国脉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而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在吉林当地以及东北地区,中通国脉的营收占比达到93.28%,是典型的具有当地资源背景的企业。

  技术上的不足也降低了中通国脉客户信任的粘度。以阿尔卡特、爱立信、华为三家企业为例,2011年,中通国脉对三家企业的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449.73万元、594.46万元以及82.16万元。然而,在2013年,这三组数据变成了182.58万元、164.49万元以及61.35万元;降幅分别为59.40%、72.32%以及25.36%。总体降幅呈现出大幅的下降。这对于中通国脉的持续经营不能不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考验。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