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影股份净利润降23.52% 政策红利消失"老大"难当

2014年07月16日 07: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6日讯(记者 郭晓伟)凭借母公司中影集团电影进口发行业务的政策红利,中影股份一骑绝尘。年营业额超过42亿,其无疑是电影行业的老大。但是, 2012年2月,中美两国签署 “关于用于影院放映之电影”的谅解备忘录后,中影集团不再委托中影股份从事进口的具体业务。红利消失,中影股份各项数据也随之下滑。

  其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较之2012年的营业额增速32.24%,其2013年营业额增速仅为5.34%。由于进口业务红利骤降,中影股份其他数据也大受影响。其中,2013年归属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23.52%。

  中影股份也称,谅解备忘录的影响在2013年已趋于稳定,未来公司受经营范围基数增大、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速度、面临的市场竞争以及行业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存在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一纸协议,竟给中影股份带来如此大的损失。

  信息显示,中影股份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67亿股新股,不涉及老股转让,公司拟募集资金46亿元,用于补充影视剧业务营运资金、数字影院投资等项目。政策红利消失后,中影股份能够靠自身运营稳坐业内一哥位置?46亿募资是否能够帮助中影股份走出阴影?

  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系到中影股份董秘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相关问题,招股书相关章节已有明确说明”,对方在邮件中这样回复。

  电影进口业务成就中影股份一哥地位

  中影股份,是中影集团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其中,中影集团占股93%。客观地说,中影集团的地位决定了中影股份的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

  电影行业的相关条例明文规定,我国电影的进口业务由国家广电总局授权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承担。同时,中影股份承担原中影集团电影发行分公司的进口电影发行业务;进口分账影片总票房收入的7%和买断影片的管理费,由中影股份汇总为发行收入,其中15%上缴中影集团。由此可知,在电影的进口发行方面,中影股份可谓是行业的垄断者。

  随着电影进口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荧屏的疯狂吸金,中影股份的业务更是风生水起。

  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电影发行业务共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1.86%和60.45%,且仅此一项业务就给中影股份带来了20亿元左右的收入。

  虽然,2013年,电影发行在其主营业务中占比有所下降,但也高达58.35,依然支撑着中影股份的大半壁江山。

  多年来,在国内电影发行公司排行榜上,中影股份的母公司中影集团一直是红旗不倒。同样,靠着在电影进口发行业务中的政策红利,中影股份稳坐电影行业一哥位置。

  谅解备忘录给中影股份的“伤害”

  对一家公司而言,资源的长期垄断可以顺利的转化为商业价值,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不难。前提是,这个垄断的“有效期”会无限延长。

  中影股份一哥位置的动摇,要从一份谅解备忘录说起。

  2012年2月18日,中美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一份“关于用于影院放映之电影”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带来的政策变化,中影集团不再委托中影股份从事进口的具体业务,但境外影片的发行业务保留了下来。从此,进口分账影片总票房收入的1.5%和买断影片管理费,将从中影股份的发行收入中上缴中影集团。

  备忘录一出,中影股份所涉及电影进口产业立即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招股书数据显示,营收方面:2011年,公司营收31.78亿元;2012年,公司营收42.02亿元,同比增长32.24%;受谅解备忘录影响,公司2013年营收为42.27亿元,同比增长5.34%,增速下降之快可见一斑。

  利润方面,招股书也称,受这一政策变动的影响,进口分账影片发行环节的成本占比大幅上升,中影股份2013年净利润较2012年下降23.52%,经营业绩在报告期内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趋势。

  此外,未来进口影片发行权的放开已成为业内共识,业内多家公司都在争夺进口影片发行的“第三张牌照”。中影股份在招股书中称,未来国家影视行业的监管政策可能在某些领域逐步放宽或者发生变化,如本公司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相关产业政策的变化,将对竞争优势及盈利能力构成负面影响。

  46亿融资能否助中影股份走出泥潭?

  此次上市,中影股份拟发行不超过4.67亿新股,不合计老股转让,募集资金46亿元,主要用于影视剧业务运营资金、数字影院投资等项目。

  政策红利消失之后,中影股份能够在影视业务方面成功转型呢?

  得益于中影集团的资源优势,中影股份的 “优越感”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要想在开放的市场化竞争中靠实力占得一席之地,或许中影股份还有一段路要走。

  招股书显示,三年来中影股份的毛利率一直处于下滑状态。2011年,其毛利率为45.90%;2012年,毛利率为40.86%。到了2013年,中影股份的毛利率已经下滑到36.48%。

  对比发现,同行的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毛利率都在45%以上。此外,艺恩咨询曾在研报中称,中影作为国有企业,在题材把控、类型选择、观众需求和市场应变能力上低于民营企业。

  另外,回看中国电影产业的五光十色,除了一些崭露头角的民营影视公司在竞争外,互联网企业的“入侵”也让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目前,已经有多家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对渠道、平台、娱乐资源的整合加快电影产业的布局。这些具有较强融资能力和社会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影视行业这块蛋糕的“抢食者”。

  正如中影股份在招股书所披露,“积极面对国内同行业企业和外资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以及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但仍无法完全避免整个行业竞争加剧所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