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孙陶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I摄
过去的2013年被打上了“互联网金融元年”的标签,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碰撞与融合成为中国经济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2014年,互联网金融概念变得更加炙手可热,无论是金融界的大佬翘楚,还是互联网圈的极客新贵,都蜂拥而至,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唯恐缺席。
而有着“创业教父”之称的孙陶然早在9年前就已看中“互联网+金融”可能会碰撞出的机会,并一头扎了进去。如今,拉卡拉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线下支付公司和最大的便民金融服务公司。“拉卡拉成功的秘诀就是永不停滞的创新和不跟风的定力。”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孙陶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需求就是机会
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孙陶然早在9年前就看到了如今大热的互联网金融机会?他表示动因来自于银行柜台前的排长队现象,人们为了交水、电、煤气费或者为信用卡还款就要特意在银行排队数小时,这意味着中国老百姓的金融服务需求其实并没很好的得到满足。有客户需求就意味着会有市场机会,于是,孙陶然怀揣着“便民金融”的梦想开启了拉卡拉的旅程。
然而,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仍需在空白和未知中摸索。拉卡拉先是提出了“线上购物刷卡支付”的概念,率先开启电子账单业务;之后,拉卡拉开始入驻全国的便利店,通过设立自助终端使便利店成为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缴费、充值、还款、转账等金融服务的场所。目前拉卡拉在全国300多所城市成熟运营近50万个社区便民终端,成为全国最大的线下远程支付公司;近三年,拉卡拉又逐渐挺进了线下收单和移动支付市场,推出了POS机和手机刷卡器业务;今年开始,拉卡拉开始发力O2O和移动互联网。
在拉卡拉之前,人们很难想象便利店可以成为金融服务的地点,也很难想象在手机上,小巧的终端就可以即时轻松完成缴费、还款、转账等银行服务,更难想象POS机除了刷卡付款,还能提供便民服务,甚至通过多媒体和云计算技术让线上商品得以落地,能让一家营业面积十几平米的小便利店售卖上百万甚至千万种商品……
而这些金融业务几乎每一项业务的开发和推出都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在今天看来就是所谓以“互联网思维”进行金融创新,尽管当年这个热词儿还没有流行。
“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去解决那些传统金融不能或者不愿意去解决的问题。”孙陶然说。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传统金融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一个去取代或者颠覆传统金融业的角色。因为互联网金融针对的是长尾市场,是缺失互联网技术的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用户和需求。
坚持做土气“刷卡派”
尽管互联网金融领域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行业野蛮生长的态势和监管细则的缺失并没有阻止人们“淘金”的冲动。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或者与二者都不沾边的企业都在以各种方式开展着“互联网金融创新”,这反而使得已经深耕于此多年的孙陶然和拉卡拉显得有点过于淡定和保守。“这场互联网金融热潮犹如当年的团购,很多企业都想做,但最终必将是大浪淘沙。”孙陶然说。
在孙陶然看来,互联网金融在今天确实有点过热,尤其表现在舆论层面。“舆论过热其实非常容易造成误导。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有两个本质:一个是金融本质,用互联网的手段来提供金融服务也必须去遵循金融原本的规律;二是互联网金融只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补充和延展,也许未来有一天大多数的传统金融服务都要通过互联网金融来提供,但它也一定是从传统的金融机构衍生出来的。”他说。
所以,当许多公司忙于开发各种创新的支付方式,NFC支付、声波付、虹膜付、指纹付……拉卡拉却坚定地要做今天已经显得有点土气的“刷卡派”。
“中国有50亿张银行卡,每年新增的银行发卡量在10亿张以上,银行卡仍是支付最主流的方式,这是主战场。拉卡拉推崇刷卡,这是因为支付的核心是在简单性和安全性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安全,越安全的东西越不简单。我们认为针对大额的跨行支付,通过硬件加软件的方式是一个最好的平衡点。今后,如果是一些小额支付,当然可以用APP软件完成,但如果要用大额、跨行的支付转账,还是要配一个刷卡器去刷实体的卡片更安全。”孙陶然说。
创新者的逻辑
今年45岁的孙陶然曾经先后创办了7家不同领域的公司,从IT圈标杆媒体《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周刊》,到中国第一家上市公关公司蓝色光标,再到以“商务通”开创了“掌上电脑”时代的恒基伟业,最后到今天的拉卡拉,几乎每家公司都极具创新精神甚至重新定义行业新高度。孙陶然也因此获得了“创业教父”的名号。“我确实非常喜欢做一些有创新性、有挑战的事情。”他说。
初创公司无疑都非常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动力,而在企业做大之后,仍然实现持续创新却非易事。
“企业规模越大,创新越会自下而上,所以广开言路非常重要。广开言路需要宽松的氛围,这个氛围需要一把手亲自去营造,不仅不能打压建言者,还要非常认真地倾听每一个建议,及时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可取建议。”孙陶然说。
在孙陶然的规划中,拉卡拉未来会是综合性互联网服务集团,为个人和商户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包括支付服务、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和融资贷款等等。“我希望到2016年年底,我们能在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我以前做的每个行业公司最后都做到了数一数二,所以我希望拉卡拉也能做到数一数二。”他说。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在逼迫很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在一项新的革命性技术出现后,不能够及时接受和掌握,必将落后于人甚至被淘汰。就像电出现了以后,如果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去使用电,那你肯定在效率和成本方面会有问题,长久下去注定会被淘汰。互联网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它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孙陶然说。
对话孙陶然
《中国经济周刊》:互联网金融领域实在是太炙手可热,各种创新让人眼花缭乱,作为行业老兵,您如何看待这些所谓的创新?您认为哪些是伪创新?什么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真正创新?
孙陶然: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无论互联网如何改变金融的形态和提供服务的方式,没有变的是金融的规律以及金融服务的内容。因此,要做好互联网金融,首先要有做好金融的能力,金融的核心是经营风险,互联网金融公司首先就要有风险控制的能力。其次,互联网金融做的是数量巨大的、小微客户的生意,所以必须有海量的用户。互联网金融的“真创新”就是通过互联网手段来提供传统金融服务内容,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其他的都是伪创新。
《中国经济周刊》: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都杀入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宝宝”军团、打车大战、微信红包……非常热闹,而京东、苏宁、新浪也在将触角伸向金融领域,而且野心巨大。面对巨头和大佬们的进场和发力,拉卡拉将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孙陶然:其实这么多人都参与到这个领域里来,正好说明这个领域它现在是一个需求的集中点,我一贯有一个观点就是每个人都要“吃好自己碗里的饭,不要眼红别人碗里的肉”。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用户群,必须根据自己用户的特点提供产品和服务。拉卡拉会紧紧围绕社区便利店的需求,紧紧围绕个人移动支付的需求,以及商户的需求,来为他们提供支付服务、电商服务和信贷服务,这个就是我们管理的范围,我们踏踏实实把它吃好,就已经很满足了。
《中国经济周刊》:互联网金融要想创新发展,肯定需要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您如何看待两者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双方如何才能共赢?
孙陶然:首先,我并不赞同什么互联网颠覆金融的说法,现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范围,其实只占传统金融企业经营范围的3%~5%,这么狭窄的业务范围很难谈及颠覆传统。互联网金融公司是银行的一种延展或者补充,因为互联网金融公司能够做的事情是银行能够做的事情当中的1%,因此二者之间并不是威胁和竞争的关系。但是互联网金融又有自身的特点,就是对互联网技术较好的把握,所以在这个相互配合的关系里,银行是主角,互联网金融公司是配角。
《中国经济周刊》:在运营拉卡拉之外,您也会做一些天使投资,您投资的标准是什么?
孙陶然:我认为天使投资是企业家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我们来于尘土,还要归于尘土,人都要回报社会,不同的人回馈社会的方法不一样,所有人都可以捐款,但是企业家其实有一种比捐款更好的方式,就是做天使投资。以捐款的心态来做投资,如果投资失败了,就当把它捐给了社会;万一成功的话,就是完美结局。所以,我选择项目就选择两种:一种是这个人靠谱,我不管你做什么;另一种是这个事靠谱,这个事有意义,应该去创业,但是我自己又不能去做,你想去做,我就投给你,其实就相当于我自己也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