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4日讯(记者邢晓宇)今日证监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证监会就《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4年是资本市场名副其实的改革年。短短半年,从新股发行改革、新三板市场扩围、沪港通制度落地到新“国九条”推出,改革力度和频率都为往年所罕见。在下半年即将实施的改革中,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是完善退市制度。
事实上,完善退市制度酝酿已久。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曾专门主持召开了改革退市制度工作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对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意见。此次,证监会就《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开始。
改革:包含四方面核心内容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此前退市不够配套,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够有效,具体的执法标准不够具体,一些存在重大违法行为不能退场,影响了退市制度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安排,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退市的执行,所以,证监会在充分论证,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
邓舸表示,本次退市改革主要有四方面核心内容,一是健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为主动退市需求的公司提供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二是实行重大违法公司的强制退市制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市场交易类、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同时交易所在上市规则进行细化和动态调整;四是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作为退市制度完善的重点问题之一,强化企业退市前的信披义务,完善异议股东保护机制。
业内:将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
分析人士表示,退市制度的出台或有助于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等正确投资理念的形成。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长期以来,有部分投资者热衷于炒作业绩差公司和所谓的“壳资源”,究其根源,除了投资者“一夜暴富”的念头以及盲目跟风的投资行为之外,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一些业绩差的公司不断演绎着“不死鸟”的传奇,大量ST板块的上市公司在四季度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和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进行利润操作,规避了现有退市制度。这种状况助长了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认为尽管公司连年巨亏也不会退市,从而豪赌借壳重组获取暴利。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对盲目炒作,特别是炒垃圾股的行为会起一定制约作用。在业内看来,落实严格的退市制度,有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价值投资,形成健康的投资文化和氛围。退市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净化器”,能够促进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在竞争中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从源头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关新闻:
证监会推出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 强调退市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