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吉林银行股价成长性弱遭"抛弃" 不良资产难自我消化

2014年07月02日 06: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日讯(记者邢晓宇)近日,在IPO排队企业预披露大限最后一天,出现了银行扎堆的局面,多家城商行、农商行赶上了末班车喜迎曙光。不过,对于吉林银行来说,“狂欢”只属于别人,其IPO进程仍然缓慢。

  吉林银行成立伊始,就将目标瞄准了上市。经过六年的发展,发展步伐稳健,未来投资预期良好。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备受褒誉的城商行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同行业差异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仅上市计划停滞,其未来发展也缺少了“底气”。

  据《中国经济网周刊》报道,吉林银行或因历史包袱使上市之路变得“困难重重”。此外,行政化的体制机制或也已成为其发展的严重束缚。针对以上问题,记者致电吉林银行董事会秘书,但截止发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上市进程停滞不前 历史包袱或“拖后腿”

  吉林银行成立于2007年10月,是在长春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重组而成。六年时间内,其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已跻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不过,在推进上市的过程中,不良资产这一历史包袱仍然是最大障碍。

  据悉,吉林银行成立时,承接了省内各城商行、城信社的资产、负债以及多年形成的历史包袱。而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这种现象在当时全国范围都客观存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类的城商行很大一部分在发展初期便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处置不良资产时效果也“立竿见影”。而吉林银行仍然在主要通过自身不断发展来慢慢消化历史包袱。

  数据显示,吉林银行成立后,一直积极化解历史包袱。在累计实现利税150多亿元的基础上,累计处置历史遗留问题20多亿元,但剩余历史包袱仍然沉重。吉林银行一位股东曾向媒体坦言,“吉林银行是在整合省内所有城商行、城信社的基础上成立的,原来的城商行、城信社也进行了不良资产置换剥离,但进行得不彻底,部分不良资产没有真实剥离,置换进来的资产质量也不高。”

  地方政府在处理城商行历史包袱当中,应是主角、主导、主力的声音,但有人指出,体制机制弊端使吉林银行改革进程难以获得有效推进,甚至停滞不前。如此看来,想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慢慢消化不良资产已经不现实,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吉林银行声誉和未来发展都将受到影响。

  股价成长性弱 曾遭投资者撤资被“抛弃”

  吉林银行成立伊始,就将目标瞄准了上市。在其成立第二年,吉林银行就启动了第一轮的增资扩股,为上市铺路。通过数次增资扩股,吉林银行引进了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新湖中宝等一批知名企业。

  其中,2008年12月初,新湖中宝子公司浙江允升以每股1.8元的价格,认购吉林银行1亿股股权。当时吉林银行的每股净资产为1.25元,1.8元/股的价格对应市净率为1.44倍,相比于当时动辄2倍-3倍的银行市净率。

  不过,看起来“很便宜”的投资最终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收益。据业内人士计算,截止2013年底,新湖中宝在持有吉林银行股权先后五年时间,吉林银行股权仅上涨了0.3元,3000万元对应的综合收益率约为16.67%,相当于目前一年期定存的利率水平,明显低于五年期的定存基准利率4.75%。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3年12月7日,新湖中宝发布公告称,其将持有的吉林银行股份1亿股转让。整整持有五年,最终以转让结局,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年投资收益还不及定存。在业内人士看来,股价成长性相对较弱是新湖中宝退出的主要原因。

  此外,有媒体指出,行政化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吉林银行发展的严重束缚。行政化管理体制的直接影响就是决策和执行效率低下,专业能力不足,激励约束欠缺,竞争能力弱化。在利率市场化加速和银行破产即将到来的形势面前,吉林银行如果不从体制机制上找突破,其未来能否推动上市之路,势必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