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再草莽的基金业还缺什么

2014年06月21日 07:29    来源: 网易    

  6月16日,中国基金业协会2014年年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基金业协会成立三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年会。不同于往年只有公募基金参会,今年重阳投资裘国根、弘毅投资赵令欢等私募大佬也成为会议的重要主角。

  过去一年是资产管理行业不同寻常的一年,全新的“泛资产管理行业”已经成型。在新《基金法》和“国九条”的制度支持下,基金管理人的边界从未有过地拓宽:私募阵营正式被纳入监管,加入资产管理行业正规军的队列,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已被允许发行公募产品,电商控股基金公司获得批准,证券、保险(放心保)公司可直接取得公募基金牌照,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正式进入大基金时代。

  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创新。就在基金业年会的前两天,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改革力度可谓空前。有业内人士评价,“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又一个春天似乎不远了。

  该《意见》从制度、组织、业务多个维度对大基金业进一步松绑。证监会表示鼓励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外包,降低运营成本;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和组织形式,支持建立专业人士持股;适时逐步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

  这是证监会首提基金业“混合所有制”。这个行业曾经讳莫如深的股权激励现已在天弘和中欧基金进行实践,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着多样化的股权结构和组织形式,更是基金公司未来上市的重要一步。

  证监会还表态要支持基金业产品创新,包括从投资到销售到服务到托管的基金业务全链条的创新,并首次提出探索“负面清单”监管模式,进一步简政放权。

  2008年以来的熊市让以权益类产品占主角的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承压,公募基金业绩不佳,投资投机化等屡受诟病,由于制度和激励问题,基金经理流失亦成为行业现象,基金业成长后的烦恼期一直难以渡过,“老鼠仓”更是让其承受信任危机。

  其实中国基金行业自1998年设立之初,即采用国际成熟市场理念进行制度设计,公募产品的标准化和透明化远超其他任何投资理财产品。走过16年后,目前国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1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3家,管理资产合计7.25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已超过2007年的峰值,在全球市场位居第十。

  证监会试图为公募基金业正名。据测算,过去九年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超额收益达到5.87%。近五年的漫长熊市中,股票权益类资产波动实为难免,但债券型基金、包括货币基金多年来也为投资人创造着较为稳定的回报。

  公募基金业是目前A股市场上最主要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一方面受托于人,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他们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支持社保、年金改革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亦是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的整体平衡发展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基金行业过去几年在制度桎梏下裹足难行,如今一系列改革无论纵向、横向对比,都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一笔丰厚的制度红利。与上一轮牛市期的草莽式起飞不同,有理由相信,大基金行业的步伐将走得更为成熟稳健,各家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也将百花齐放。

  今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启动,4503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提交登记申请,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1009家,管理规模2579亿元。正如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所言,中国经济要转型就是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主线,一系列转型都会引发或者倒逼金融体系更大发展。

  制度红利下,整个大基金行业面对着的是数十万亿级别有待开垦的资管市场。以守法自律为大前提,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投资风控、加强销售服务等各家机构 “做内功”发力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 张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