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IPO事宜中摩拳擦掌准备过会的广州复大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大医疗”)近日又走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其拟发行新股不超过2,000万股,拟募集资金2.12亿元。少量的资本募集却赢得众多关注,一方面来源于其净利润的持续下滑和对于“新型疗法”的质疑;另一方面,也是其业务过度集中以及依赖供应商面临的风险已然显现。
供应商依赖风险已现
据复大医疗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3年,复大医疗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已经达到70.55%,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事实上,复大医疗在2012年之后,其药品销售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其肿瘤治疗业务收入占比,药品销售开始在复大医疗的业务结构中处于比较优势的位置。更进一步地,在其药品销售中,血液制品销售一直是该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中国青年网发现,2011年度到2013年度,复大医疗血液制品销售收入占其药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29%、89.54%以及93.02%,整体上还处于增长的极端态势,复大医疗对血液制品的采购效应可见一斑。
然而,2013年度,位列五大供应商之一的辽宁汇明医药有限公司曾被取消血液制品的配送资格。据相关媒体消息,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发现了一份《关于取消辽宁会明医药有限公司配送资格》的通知,该通知是由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的,内容是取消辽宁汇明医药有限公司对全省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资格,并取消该企业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已经建立的所有配送关系。
辽宁省一位曾经负责过药品集中采购的官员表示,医药流通企业被取消配送资质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企业自己申请取消配送资质,另一种可能则是企业在配送过程中出过什么纰漏。前者意味着自动申请退出医药配送领域,后者则意味着辽宁汇明医药在配送过程有过纰漏。现今,辽宁汇明医药有限公司已经恢复了该药品的配送资格,显然,前一种情况成立的可能性极小,复大医疗不得不再度面临供应商相关资质是否合格的风险判断。
成本上升难以优势扩张
乔迁之“喜”显然并没有冲淡复大医疗在经营管理上的成本危机。
经查阅其招股说明书,中国青年网发现,2011年度到2013年度,复大医疗的成本过程经历了极具戏剧性的变化。2011年度,复大医疗的成本为6,351.48万元;2012年度遂飙升至9,428.63万元;2013年度再次微幅下滑,为8,728.37万元。总体上看,复大医疗搬迁之后的成本摊销在三年内并未出现较大改善。
事与愿违地是,成本摊销的难持续引发了相关业务的连锁反应。
据复大医疗招股书数据显示,2013年度,其曾大力扩张的海外市场极速收缩20.82%,从1,988人次减小至1,574人次。2011年度极具营销效应的印尼卫生部长治疗一案曾被复大医疗作为经典一案轮番炒作。该效应退热之后,复大医疗再无明星广告作用的轮番轰炸。不仅如此,曾被多次提及的“接机”服务近来更被指责为噱头,营销失效,成本居高,复大医疗的募资扩张不得不面对来自市场各方的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