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存量问题,不断创新和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汇资源的使用效率
“外汇储备过多一方面体现在流量,另一方面体现在存量,要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应该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解决好流量问题,控制好收支平衡;另一方面就是盘活存量。还有就是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时,同时兼顾到增长、就业、通胀等目标。”针对当前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情况,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中国经济网组织的“外汇局解读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访谈中说。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外汇储备是外汇,如果把它兑换成人民币会形成二次结汇,套出人民币,外汇储备不会实质下降。” 针对用外汇储备解决养老、医疗等方面需要的疑问,黄国波表示,如果把外汇储备拿来无偿用作养老和支出医疗费用,那么央行的负债方就落空了,剩下欠债而没有了资产。如此一来就会对央行稳健性产生影响。
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这一规模占全世界外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平衡经常账户收支,国务院日前下发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进口。
“过去10多年来,大规模的外汇储备防止了汇率过快升值,有效支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增长。”外汇局总经济师黄国波认为。
但黄国波同时表示,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反映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带来一系列挑战。一是加大宏观调控难度;二是增加央行资产负债风险;三是加大外汇储备经营挑战;四是资源、环境等其他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如有些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极易扩大污染,加剧资源和环境压力。
管涛指出,针对流量问题,主要措施就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由较多依赖投资、出口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促进贸易收支平衡。在提高外资利用质量的同时,稳步拓宽资本流出的渠道,增加资本输出,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有序的合理流动。针对存量问题,要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原则,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整体部署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汇资源的使用效率。
“此外,要继续完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培育国内的外汇市场,进一步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价格杠杆作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完善应对预案,既要预防资本大量流入带来的冲击,也要防范资本集中流出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双向监测预警,坚守住防守底线。”管涛说。
针对外汇储备服务实体经济的疑问,黄国波表示,人民银行和外汇局一方面通过创新外汇市场工具,用现汇、外汇期权的方式,通过一些平台积极地调节银行和资金市场外汇余缺,通过贷款的方式,对银行外汇头寸不足进行支持,调节资金余缺;另一方面,对国家一些重点对外合作项目和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提供外汇资金的支持。
此外,针对外汇储备的未来积累,管涛认为,首先,由于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常项目收支会继续趋向更加平衡;其次,我们鼓励企业走出去,这样对外资本输出也会增加,直接投资向下的流动也会从过去的净流入逐渐走向平衡;最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国际上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就会使得跨境资金流动有进有出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所以未来国际收支基本上趋于平衡,外汇储备积累的势头会逐渐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