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汇局:1月份热钱流入压力仍然较大

2014年02月26日 07: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今年我国跨境资金延续较大净流入压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25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称,2014年,我国跨境资金延续较大净流入的内外部因素依然存在,但一些潜在市场因素仍可能触发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双向变动。

  外汇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银行结汇达到12412亿元人民币(等值2033亿美元),售汇为7937亿元人民币(等值130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达4475亿元人民币(等值733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为12198亿元人民币,售汇为7539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为4658亿元人民币,约合763亿美元,环比大增1.3倍,表明1月份热钱流入压力仍然较大。

  报告指出,去年我国跨境资金延续较大净流入的内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2014年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表现将好于2013年,有助于我国出口增长。二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的作用,将提振外方投资者信心,促进直接投资等长期资本持续流入。三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低利率货币政策,使得国内外继续维持正向利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币资金贵、外币资金便宜”的局面还会存在,企业相关的财务运作将导致外汇资金净流入较多。

  报告指出,一些潜在市场因素仍可能触发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双向变动。一是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本身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部分新兴经济体也可能再次受到冲击。二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进一步收窄,容易出现跨境资金的波动,特别是当国内经济运行的部分风险被市场关注和炒作时,也可能引起跨境资金流动阶段性的剧烈变化。

  2013年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偏流入压力。报告指出,2013年资金流入压力反弹除了国内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因素支持外,也与当前本外币利差较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偏低导致利差交易活跃有关,表明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市场调节机制仍十分迫切。

  报告指出,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因素。一直以来,经常项目顺差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项目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贡献开始超过经常项目,非直接投资形式的资本流动(包括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更加活跃。这种变化表明国内金融资产交易的开放性上升,人民币汇率也越来越具有资产价格属性,由此也打破了以往以经常项目为主并形成的国际收支稳定状态,双向波动可能成为跨境资金流动的新常态。

  2014年,外汇管理部门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一方面,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培育外汇市场,发挥市场在配臵外汇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双向监测预警,不断完善应急预案,防范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冲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外汇局还首次发布了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月度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1月,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收入为1136亿元人民币(等值186亿美元),服务贸易支出为1950亿元人民币(等值319亿美元),逆差814亿元人民币(等值133亿美元)。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