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溢价并购乱象调查 20家重组资产溢价率超1000%

2014年06月12日 0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矫 月

 

  编者按:并购重组概念股一直是市场的宠儿,只要有并购重组,公司股价往往会出现连续上涨的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价因重组大涨的背后,往往有注入资产高估值、低盈利的陷阱。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1日至今有165家公司发布并购重组公告,其中,114家公司溢价率在100%以上

  并购重组概念股一直是市场的宠儿,只要有并购重组,公司股价往往会出现连续上涨的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价因重组大涨的背后,往往有注入资产高估值、低盈利的陷阱。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1日至今,已有165家公司发布并购重组公告,其中,114家公司溢价率在100%以上。在这114家溢价率超100%的公司中,有46家的溢价率在500%以上,更有20家公司的溢价率在1000%以上。

  对于收购资产溢价率如此之高的情况,在年内并购重组中似乎已成常态,那么,被收购的资产真的价有所值吗?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认为,高溢价、高估值是A股市场常见现象,在退市机制、做市商制度没有完善前,诸多ST企业会选择兼并收购盘活股票,大股东也往往通过注入资产拉升出货。兼并重组问题频发跟法律漏洞较多、中小股民缺少发言权、股市运行机制不健康有直接关系,监管部门应由上而下进行彻底改革,尽快净化A股市场。

  20家公司溢价率超1000%

  统计数据显示,拓维信息、爱使股份、游族网络、掌趣科技等20家上市公司的溢价率皆超过1000%。其中,拓维信息和爱使股份的溢价率甚至超过4000%。

  从上述20家上市公司重组进度来看,仅武昌鱼一家重组预案未通过。而游族网络、掌趣科技和互动娱乐的重组则已经完成,天舟文化和大唐电信的重组进度已到过户阶段。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上述20家溢价率超1000%的上市公司中,中达股份的注入资产净资产账面值最高,为2.61亿元,同时,公司注入资产净资产评估值为30亿元,溢价率为1049.43%。

  任浩宁表示,高估值、高溢价对资产评估公司、并购企业、并购标的而言都是利好消息,尤其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涉及巨大的股权收益。

  记者发现,在上述20家溢价率超1000%的公司中,多数属于软件业、通讯业和文化传媒行业。

  对此现象,任浩宁向记者分析原因称:“文化传媒、信息科技企业很难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而主营传统业务的公司在被评估时往往以高速发展时期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评价。”

  事实上,除了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外,评估公司有时会“偏向”客户的要求,也是造成注入资产高溢价的主因之一。

  “评估标注、评估方案、评估人员对评估结果影响巨大,我国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明显不足,常常出现‘唱赞歌’的情况。”任浩宁如是说。

  “估值高低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并不能一概而论。”任浩宁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是否有利于公司发展主要取决于并购标的的核心资产、发展前景、与收购方的整合效果,即便是存在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只要二者能够实现‘1+1大于2’的效果便对中小股东有利。而仅仅为了概念炒作的空壳公司、劣质公司若被并入上市企业,则拉升估价后大股东减持便是‘顺理成章’,中小股民的利益必然大幅受损。”

  高溢价重组乱象

  事实上,在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往往有公司因为高溢价而导致方案被否,更有公司大股东因注入资产与其有关联而被人质疑涉嫌利益输送。

  近期,万鸿集团就因为要注入酒店资产而遭到投资者投诉。据投资者透露,最初,公司实际控制人奥园置业买入时的价格不过亿元,如今,一转手卖给上市公司,评估值高达近5亿元。

  此外,中达股份的重组也遭到质疑。由于公司重组方在签订合作协议前期进行股权转让,并在此后注入资产被高估,因而被市场人士质疑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股价因重组概念而被爆炒也已经成为目前A股市场的主旋律。重组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伴随着公司股价的涨停和跌停。而重组失败的上市公司往往涉及到违法或高溢价等各种因素。

  例如6月10日,随着新世纪、高金食品等热点重组股的继续涨停,重组失败的乾照光电和卧龙地产则难以避免跌停的命运。而在此前,桑乐金、华芳纺织、小天鹅A、先锋新材均在当日公告了重组的最新讯息之后股价集体涨停。但与此同时,海翔药业则因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导致重组申请被暂停审核,股价跌停。

  对此,任浩宁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概念炒作、利益输送、贪污腐败、经济犯罪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给并购企业造成了巨大风险,一旦被普通股民知晓内幕必然会大幅抛售股票,上市公司股价将承受巨大压力。”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