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比音勒芬产能消化“乌云”不散 库存痼疾难治

2014年06月09日 06: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9日讯(记者关婧)近日,又一家服装企业冲刺上市,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比音勒芬”)披露了招股说明书。这家服装企业除了有库存高企、代工生产的行业通病外,其“年年关店、募资再开店”也是此前淑女屋等企业被证监会否决的重要原因。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试图采访比音勒芬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产品单一 库存高企 服装业通病难改

  比音勒芬产品定位于高尔夫运动的细分市场,目标市场为高尔夫爱好者以及认同高尔夫文化、着装倾向于高尔夫风格的中产收入以上消费人群。其主要收入来自高尔夫服饰的销售,2012年和2013年服饰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为100%。

  但是国内运动品牌竞争十分激烈,比音勒芬又处于在中国相对小众的高尔夫服饰市场,其市场空间十分有限。另外,其高额库存也令人担心。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2011到2013年,比音勒芬的存货金额10886.78万元、12196.04万元和15945.5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1.21%、35.65%和35.19%。存货主要以库存商品为主,包括完工入库服装和直营店的当季备货服装,对应的库存商品金额分别为10157.28万元、11203.99万元和14992.52,占存货余额为92.63%、91.09%和93.29%。

  而这三年,比音勒芬净利润分别为4428.69万元、8211.10万元和9587.56万元。可以说,其存货不但连续占总资产比例超过35%,存货余额更是远远超过净利润。深圳歌力思服装高管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库存对服装企业的危害:“服装企业如果赚的钱是存货,就相当于没赚,服装最不值钱的就是存货。”

  年年关店 募资再开店

  根据招股书显示,比音勒芬本次拟募集资金6.2437亿元,拟投资5.2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0.54亿元用于信息系统提升建设项目以及0.5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高达5.2亿元的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计划在全国新建直营网点248个,包括7个旗舰店、17个标准店、206个商场机场联营店和18个球会店。然而比音勒芬的店面数量并不少。截止2013年,其在全国拥有直营店和加盟店共计520个。

  值得注意的是,其关店比率也在逐年上升,2011年比音勒芬新增店铺126家、关店20家,关店比15.87%;2012年新开129家、关店22家,关店比17.05%;2013年新开店铺94家,关店达到了48家,关店比飙升到了51.06%。

  可以说比音勒芬处在年年关店、募资再开店的节奏中,事实上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因募投产能消化、门店扩张计划存疑等问题而被证监会否决的比比皆是。根据证监会披露的IPO审核反馈文件显示,此前淑女屋IPO被否的真实原因是产能消化疑虑。相似的还包括福建诺奇、维格娜丝、山东舒朗,其募投项目均包含门店扩张计划,发审委对3家公司大举扩张后的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生产靠代工 设计研发投入低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比音勒芬并非全产业链生产,而采用品牌经营模式,重点放在业务链上游的设计、研发和业务链下游的品牌运营和销售渠道建设,而将产品生产环节外包。

  事实上,对于上游设计的重视并未体现在其财报中。招股书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比音勒芬有员工1151人,而研发设计人员仅有30人,占比为2.61%。同行业的朗姿股份、卡奴迪路的研发设计人员占比分别是6%和3.12%,比音勒芬与其相差甚远。

  而在研发投入上,近三年公司设计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401.79万元,631.53万元、770.8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1.32%、1.39%、1.36%。朗姿股份和卡奴迪路2013年则达到3.1%和4.2%。

  除了在研发设计上落后与同行外,比音勒芬将生产环节外包也引发争议。公司称,产品生产环节外包可以确保公司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但业内人士认为,生产制造环节外包这一模式存在较大风险,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在于生产流程的不可控。

  对于定位中高档消费人群的比音勒芬而言,其一直强调的提高产品品质,极有可能存在成衣厂的生产工艺不能满足公司产品品质要求,或者生产安排不能满足公司交货时间而致使延迟供货,从而影响公司产品业绩。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