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由此开启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截至2014年4月末,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13万亿元左右。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财富迅速积累,民众理财观念开始形成,商业银行传统的基于结算和存贷款的产品与服务模式不再适应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为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财业务稳健发展
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到期顺利兑付,银行理财业务保持了平均4%以上的正收益。同时,理财业务中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实体经济,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保持稳健、快速发展态势,产品规模每年增速保持在50%以上。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表示,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到期顺利兑付,银行理财业务长期以来保持了平均4%以上的正收益,在2013年为投资者创造了4500多亿元的收益。同时,理财业务中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实体经济,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挂钩型、指数型到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业务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发展。业内人士曾表示,今后银行理财业务将由部门制向机构化转型,风险进一步分离;产品也会从收益型向委托型转型,由在岸向在岸、离岸相结合发展。
目前,不少银行把理财业务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由以前传统的“存、贷、汇”渐渐发展为“存、贷、理”。理财业务不仅丰富了银行的投资品种,也是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演进,加剧了金融脱媒的进程。在此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建立结构性优势,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迫切任务。
“未来,面对信用风险的累积,如何帮助客户获得稳健的收益值得思考。”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说,今年,光大银行提出“哑铃型”的投资布局,即希望在短端构造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在长端通过审慎分析,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夹层并购等结构化融资工具,力求穿越周期性波动。“光大希望在长端引入投资银行的理念,利用资产管理业务获得的中长期稳定资金,把投资融入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类型企业的各层面经济活动中,在经济增长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获得优质资产,也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风险隔离
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下一步,将继续强调对理财产品的“栅栏”原则,对所有理财产品进行风险隔离,包括归口管理、分类开展业务等
据了解,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一般包括银行自己设计开发的理财产品、银行代销的产品以及第三方理财。王岩岫提醒投资者,要购买银行自己设计开发的理财产品。因为这类产品都是各银行总行统一管理,且在银监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上进行登记,纳入银监会监管范围的。“查不到登记信息的是第三方理财产品,风险比较大。”另据张旭阳介绍,不仅理财产品在银监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上登记,而且理财产品的每笔交易也都会有记录。
在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监管层也在不断对其加强规范。银监会2011年公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在2013年的3月发布了“8号文”,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据悉,截至2013年末,商业银行投资非标产品的规模已初步达标。
“同时,‘8号文’中还要求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王岩岫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强调对理财产品的“栅栏”原则,对所有理财产品进行风险隔离,包括归口管理、分类开展业务等,就是有些可以做基础业务,而有些则可以做创新业务,在今年还将推动理财业务的事业部管理制度。
张旭阳认为,商业银行应以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市场化业务的发展来应对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未来商业银行也能够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经济日报 记者 常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