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数据,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较上月升0.4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走升,这也是该指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专家指出,PMI连续走升预示经济向好,当前我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增长协调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PMI连续走升预示经济向好
相比上月,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上升0.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月走升,不仅是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升幅也是今年以来各月份之最。其中,升幅达到1.1个百分点的新订单指数走升被此间专家视为最具含金量的“上升”。
“回升反映当前中国经济还在向好的方向变化,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继续保持,特别是反映市场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回升幅度较大,表明当前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牢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来自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分析称,结合最近两月PMI表现来看,稳增长的政策效果已经有所显现,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好。当前,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仍在陆续释放,仍将在今后几个月显示效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PMI指数继续回升表明经济回稳态势已经较为明显,各类订单指数全面回升,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工率回稳、增长率回稳这一判断。
此前出炉的汇丰数据也为经济向好提供依据。数据显示,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月初值为49.7,超出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48.3,创下五个月来新高。
蔡进对比关键的生产和需求指标近几个月的变化分析说,市场供需正朝着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一些部门、企业在控制产能过度释放方面加大了力度,生产量指数回升但幅度明显低于新订单指数,“这是比较好的现象”。他说。
经济下行压力仍存
官方PMI和汇丰中国PMI指数双双回升并创出阶段性新高,令市场情绪趋于乐观,分析普遍判断经济增长动能增强,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告别最坏的时刻”。
蔡进对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并不像此前几个月有的市场分析预期的那么差,也不能过去乐观。他强调,尽管指数回升意味着经济向好,但下行压力还是不能忽视。
在蔡进看来,回升与近段时间有关方面释放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措施有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有待确认。他说,PMI指数回升主要还是受大中型企业因素拉动,与宏观政策效应相关,小微企业对于未来经济活动预期依然偏于谨慎,一些指数甚至还在回落。
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小企业PMI指数为48.8%,已连续25个月处于临界线以下。相比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相当长一段时间表现较弱,尤其是物流、流通领域的企业表现明显,融资难、融资贵也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另外,“从市场需求看,内需在增加,外需还是相对疲弱,新出口订单回升幅度不大,反映整个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蔡进说。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尽管上升0.2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荣枯线以下,报49.3%。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提醒,房地产活动持续下行可能抑制建设活动和重工业生产表现,其后续进一步不利影响可能会在今年末至明年逐渐显现。
增长协调性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反映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增长显著,但仍低于生产指数;大中型企业PMI指数已连续多月高过荣枯线,但小企业PMI依然处于荣枯线之下;此外,反映投资、消费的一些指标也存在不协调之处。
“经济增长协调性在增强,但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蔡进说,近段时间以来有关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工作取得成效,下一步还需立足于改革,着眼于推动经济内生动力释放,从宏观政策上看,既要解决当前问题,还要立足长远。
过去两个多月中,陆续出台的宏观政策不仅加大“微刺激”力度,也进一步推进改革,采取了包括“沪港通”试点方案、出台10个省市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方法、公布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等一系列重点措施。
后续仍然值得期待。此前国务院公布的2014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包括了金融、财政、资本市场、政府行政和国企等众多领域的改革。
“最新出台的改革措施有助于而非阻碍短期经济增长,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可能会出台更多类似改革措施,以在推进改革和守住经济增长目标下限之间寻求平衡。”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