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经济发展报告: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2014年02月27日 21:29    来源: 新华网     齐中熙 安蓓 刘羊旸

  2月24日,2013年统计公报公布,在全球聚焦的目光中,中国经济交出一份不平凡的成绩单。

  这是直面巨大压力,应对多重挑战的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

  这是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一年——面对近年来少有的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从容应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取得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中国经济“整体平稳”,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

  从外部看,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迟缓,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通胀再起;从国内看,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5月下旬开始,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现象;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困难比预料的多,但结果比预想的好。压力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经济实际增长7.7%,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居前。

  ——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6%,涨幅低于预期目标。

  ——进出口稳中有升,全年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7.6%和14.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增长9.8%。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2013年,中国经济全年实现7.7%的经济增速,无论与世界平均经济增速相比还是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增速相比,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这样的增速是在中国努力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的,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表现。”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说。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指出,中国经济增长超过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从季度增速看,去年各季度增速始终处于7.5%至7.8%的合理区间内,最高与最低增速的差值只有0.3个百分点,波动幅度明显收窄。而全年7.7%的增速,对应的增量是49375亿元,大于1994年GDP总量。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则用“稳、进、好”这三个字概括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即“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和物价的搭配,“某种程度上在全球恐怕也是独领风骚”。同为金砖国家,巴西、南非、俄罗斯CPI月度涨幅都在5%以上,印度则维持在9%以上的高位。相比而言,中国的物价涨幅处于较低水平。

  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看来,中国经济总体下行已持续3年,但在2013年有所不同:2013年经济增速始终在7.5%至7.8%之间小幅波动,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基本确定了新的平稳增长区间,这是标志性事件”。

  结构优化转型,中国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新局面

  在空前压力下,能保持经济“整体平稳”已不平常,要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就更不简单。透过2013年统计公报的一连串数据,我们从中读出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

  ——全年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额、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等都实现了稳步提高,其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了7.3%,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2.2%、22.8%和18.4%,分别比东部快4.3、4.9和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提高1.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3.03,比上年缩小0.07……

  “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保持住了政策定力。”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虽然看似下了一个台阶,但质量和效益却上了一个新台阶。”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认为,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是历史性变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阶段表现出的新特征。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都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事非经过不知难。深入了解过去一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推出一系列旨在释放内需潜力、化解过剩产能、发展新兴产业等政策措施,就会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

  2013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服务消费。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发展。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6%,较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创2009年10月以来累计增速最低。进出口持续回落,二季度同比增速从首季13.5%回落至4.3%。

  在不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同时,中央连续出台了加快棚户区改造、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等一系列措施,精准发力扩大内需、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中央还大力淘汰钢铁等落后产能,要求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总原则,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同时,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2013年经济最大的亮点就是结构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钢铁等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表示。

  “通过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中国形成了一整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新的宏观政策体系。正是在这种新的宏观政策体系作用下,中国经济才能在2013年找到新的平稳增长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中国经济结构向好,也引起了国际媒体和经济界人士的注意:

  《华尔街日报》援引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的话说:“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转变增长模式的必要性。但这种转变将以一种中国模式来实现,包含了很多步骤,成功实现这样的转变将赋予中国经济更多动能。”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认为,随着第三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将可以更低的经济增速满足充分就业的需要,因为服务业每单位GDP需要的工作岗位数比制造业和建筑业要多30%。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