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27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十年来,借助中小板市场,一大批中小企业迅速实现了做大做强。板块整体高速发展的同时,诞生了29个“行业龙头”。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板的10年,正逢中国经济产业转型、战略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10年,从而造就了中小企业板活力十足的产业结构:在700余家上市公司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多达577家,占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高达八成。中小企业上市后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日渐显现。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十年来,中小板逐步成长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国民经济转型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截至2014年4月30日,中小企业板共有719家上市公司,是2004年的19倍,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融资规模达到7305亿元,是2004年全年融资额的80倍,其中IPO融资规模4864亿元,再融资规模2441亿元,资源配置功能得到发挥,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股票总市值是2004年股票市值的91倍,市场示范效应逐步显现,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做优做强。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板在支持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中“生力军”角色愈发凸显。截至2014年4月30日,中小板公司总股本2944亿股,累计总成交金额44.28万亿元,股票总市值达3.96万亿元,约占深市市值的42%。其中,比亚迪、海康威视的总市值已超过700亿元,位列深市A股总市值的前十名,成为中小板市场的领跑者。有77家公司在深沪两市全行业综合排名靠前、成为行业领头羊,且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充分竞争性行业。
优质上市公司给中小板指数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十年来,中小板综合指数从最初的1000点,最高时到达8017.67点,截至2014年4月30日为5987.12点,见证了中小板市场的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中小板的良好表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逐年稳步上升,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机构投资者占市场比例仅为22.59%,到2014年4月30日,这一比例已上升到53.63%,持股机构家数达到2.23万家。
业绩和分红稳步增长
中小板公司连续十年保持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平均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6.5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04%;平均净利润从2004年0.4亿元增长到2013年1.4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56%,截至2013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895.51亿元,平均每年有69%的公司业绩同比增长,30%的公司业绩同比增长30%以上,体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中小板公司恪守主业,历年的业绩主要是源于主营业务的贡献,平均约在90%左右。
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小板公司持续保持了积极回报投资者的优良传统,一直坚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从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中小板公司合计分红1546.98亿元,占累计实现净利润合计额的32%,用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统计显示,2009年,中小板71%的上市公司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使得板块的现金分红总额首次越过百亿元大关,达到113.36亿元。随后的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中小板现金分红总额稳步提升,分别达到251.43亿元、325.81亿元、338.19亿元和331.40亿元。从2008年起,中小板市场每股平均分红超过主板市场。
相比现金分红,中小板上市公司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数量稍显逊色,但年均送转家数占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仍达到了41.6%。十年间,中小板共新增送转股1774.82亿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张力量。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推进,中小板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渠道之一。据统计,截至2014年4月30日,中小板公司有51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为72.18%。反过来,上市又为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创造了有利条件。2013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金额总计485.04亿元,较上年增长24.84%。从2008年至2013年,平均研发费用投入从3302万元增长到6755万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39%。同时,大量的研发投入也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截至2014年4月30日,中小板拥有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公司家数达542家,占比75.38%,拥有核心专利技术项数达18062个。
十年间,对科技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坚持不懈的投入,不仅使中小板公司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品升级和结构转型的成果也开始逐渐显现。中小企业板公司有392家主导产品在市场位居前三名(占比54.52%),其中282家主导产品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名,108家主导产品位居国际市场前三名。截至2014年3月底,沪深两市157个细分行业,尤其是29个行业龙头企业在中小企业板茁壮成长,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这其中有比亚迪、苏宁云商、北斗星通、科大讯飞,它们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极高,市场占有率名列国内第一,甚至世界第一。
诞生了一大批亿万富豪
随着登陆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不断增加,也让市值给个人带来的财富效应不断膨胀,亿万富翁数量迅速增加。
统计显示,目前,中小板民营公司占比高达79%。自然人持有上市公司市值的90%集中在民营企业,而“大财主”又普遍扎堆于中小板,这让不少中小板公司实际控制人长期稳居富豪榜前列。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不算已经兑现离场的高管和非实际控制人高管,中小板公司实际控制人达967名(含夫妻、父子、兄弟等关系),持股市值全部都在亿元以上,持股市值最高的超过200亿元,其中持股市值前三位分别为比亚迪的王传福、大华股份的傅利泉、苏宁云商的张近东。统计还显示,许多中小板公司高管持股市值超亿元的自然人在10人以上,比如海康威视、歌尔声学等。
中小板作为民营企业孵化摇篮,近10年也诞生了多位商界传奇人物,苏宁的张近东、比亚迪的王传福、大华股份的傅利泉等均已成为公司所属行业的领军人物,而他们的身家也随着上市公司市值一同水涨船高。
去年,比亚迪股价创历史新高,这使该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在2013年末的个人持有公司股票市值达到215.02亿元,王传福也成为了2014年A股自然人持股市值冠军。除比亚迪王传福外,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以201亿元的持股市值紧随其后;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及海康威视副董事长龚虹嘉持股市值分别达176.25亿元及170.94亿元,列2013年A股自然人持股市值榜第三位及第四位。2013年A股自然人持股市值榜前四位全部出自中小板公司,中小板的造富能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