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地方政府举债管借不管还局部存在 将实行限额管理

2014年05月21日 15:3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小苑

  分类纳入预算 实行项目问责

  地方政府举债将实行限额管理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今年将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控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开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专家表示,虽然地方债规模近年来日益扩大,但是当前还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不过如果盲目举债、只管借不管还的举债方式仍然持续下去,那么终将会酿成巨大的债务与金融风险。因此,现阶段规范管理地方债务显得尤为重要。

  【管借不管还局部存在】

  数据显示,从2007年末至2010年末,地方债从不足5万亿元上升到10.7万亿元,翻了一番。而从2010年末至2013年中,地方债务余额则再度增长约80%至17.89万亿元。央行近日对外发布报告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正逐步进入还债高峰期,约37.5%的贷款在2013年至2015年内到期。随着到期潮的逼近,目前无论哪一级地方政府,集中还款风险都迫在眉睫。

  事实上,盲目举债、管借不管还的现象在局部地区依然存在。地方债危局的背后是为维持增长速度而进行的大量无计划举债,以及无数基建和房地产项目。随着中国经济降速,要化解这些债务显得越发艰难。

  “随着平台融资集中到期,未来两年到期债务规模增长更快,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则难以大幅提升,届时地方政府以及融资平台将面临更大的还本付息压力。” 中国银行高级经济研究员黄少明表示,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把还债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卖地上,一旦房地产市道下滑或转向,还债希望就会落空。

  在央行副行长刘士余看来,地方债务所带来的道德风险更值得警惕。他表示,在目前地方长官任命制的背景下,很多官员为了满足自己任期内政绩的需要,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甚至通过盲目的国内生产总值扩张,来提前攫取社会资源和经济增长的后劲,制造一大堆腐败工程,将还款责任和债务风险留给后任。

  【整体不存在系统风险】

  尽管地方债风险越来越大,但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看来,无论现在地方债务规模究竟有多大,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潜能和中国政府财政的实力,化解都不是大问题。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李晶也表示,地方债对中国经济不会造成很大风险,规模还在可控范围内。17.89万亿的地方债,为全年GDP的约30%。加上中央政府债务,中国政府债务总额约为全年GDP的56%,这个比例仍低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

  李晶分析,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中国还具备一定的有利因素。首先,中国的财政收入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也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第二,中国政府拥有国有企业和土地等大量资产,国有资产增长可能已经超过政府债务增长;第三,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和较低的外债水平都可以为政府解决地方债问题提供较大缓冲。

  “只要我们经济能够保持7%的增速,基本上这个债务危机就不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发债的主要目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还的地方债总额大概2.4万亿,我们允许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借长还短,主要目的是把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往后延,等高峰期过了之后风险压力自然下降。此外,地方政府可以适当多发债券,地方政府的杠杆率可以适当提高,来防止违约风险。

  【开明渠堵暗道规范管理】

  尽管地方债目前不存在系统风险,但随着债务增量的不断提升,加之产生政府债务的根源仍然存在,如果以目前的方式持续下去,最终将造成巨大的债务与金融风险。

  此次公布的《意见》给解决地方债问题开出了药方,明确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和财政体系不健全是导致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两大根源。”高培勇指出,地方债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目前的情况一方面要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同时又不能让地方政府乱发债,前提就是必须健全地方财政体系。高培勇认为,目前可以由地方政府发债,由中央政府代发,或者地方政府发债经中央政府审核之后由地方政府去管,这两种办法结合着使用。

  黄少明也建议,从短期来看,对财政状况不佳的省份或地区,可以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或借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完成;而从长期来看,地方债的解决还有待体制的改革和相关机制的建设。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