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结构性产品高风险或为误读

2014年05月20日 07: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吕 东

  目前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主力,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这类产品也具有极高的收益稳定性,在2013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均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与此同时,去年所有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142款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而这又加深了投资者对于结构性产品高风险的判断。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大部分结构性产品均采用了保本设计,因此结构性产品其实只具有中等程度的风险。

  固定收益类产品

  预期收益全达标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5420款,其中有35074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所有公布了到期收益率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56%。从发行主体类型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到期产品数量最多,达到14909款;国有银行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数量最多,为11325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外资银行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最高,为4.93%。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指出,外资银行的到期产品中包含大量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其取得较高到期收益率的主要原因,这些产品的收益定价与所投资的金融衍生工具相关,从而可能获得的风险溢价就较高。

  在2013年所有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只有142款产品没有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产品收益实现率为99.6%。如此高的收益实现率与理财产品的投资资产类型有很大关系。从历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来看,产品的投资资产普遍为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各种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例如2013年发行理财产品中有95.99%比例的产品是投资于上述资产或其资产组合的,这些产品由于其投资资产具备固定收益类属性,因此可称之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而剩余4.01%比例的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或证券投资类产品等非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几乎到期均能实现预期收益率,故此类产品风险较低。

  结构性产品

  风险并非巨大

  结构性产品虽然有着较高的预期收益,但由于该类产品未能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的新闻屡有出现,其因此被认为是风险较高的产品。2013年有142款产品没有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这些产品全是结构性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与挂钩标的表现息息相关,其收益结构展现了挂钩标的实际表现所对应的投资者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这种对应关系的情形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从而造成了产品可能实现的到期收益率有高有低。

  例如,某银行发行的一款挂钩标的为沪深300指数的产品,设定挂钩指数期初价格的108%为障碍价格。若挂钩指数在产品运行期内曾上涨至障碍价格,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7.5%;若挂钩指数未曾达到障碍价格,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0.4%。从其运作情况来看,挂钩指数期初价格为2433,则障碍价格为2628,而投资期内挂钩指数未曾突破障碍价格,所以无法获得预期最高收益率。

  但银率网分析师牛雯师指出,大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都是有保本设计的,客观来讲,结构性产品的风险性其实只是中等。结构性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总是比非结构性产品高,因为结构性产品投资标的的风险性比非结构性产品的投资标的要高,从而有获得更高收益的机会。而大部分结构性产品在为投资者提供这一获取更高收益可能性的同时,又同时做出了保本的承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类产品的风险水平。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