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联明机械再度冲刺IPO:严重依赖通用“旧病”加重

2014年05月15日 15:11    来源: 中国网    

  时隔三年,上海联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明机械”)自2011年IPO被否后,18日晚间,再次出现在证监会28家预披露公司名单中。

  此次,联明机械选择上交所上市,拟募集资金2.5亿元投资三个项目,其中将投入1.23亿元用于“汽车大型冲压零部件生产基地(一期)及模具研发项目”;投入5300万元用于“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另外,补充流动资金7400万元。

  联明机械上次冲关IPO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客户高度集中、95%以上业务依赖大客户上海通用,然而该伤未愈,傍上上海通用数十年如一日,上演着一荣俱荣的大戏。

  受制于大客户 毛利率呈下滑趋势

  根据招股书,2011年-2013年,联明机械对上海通用、通用北盛、通用东岳的合计销售额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56%、94.50%和96.45%。虽然近年来也开拓了上汽集团、上汽商用车、上海大众等新客户,但新客户的订单较低。上海通用几乎是其唯一客户,对上海通用的依赖度逐年加深,也意味着在上次冲关IPO后,联明机械客户集中度风险没有分散反而加剧。

  2011年-2013年,上海通用为联明机械贡献的收入为2.98亿元、3.37亿元、3.9亿元,占联明机械总营收的91.56%、94.50%和96.45%。而新开拓的上汽通用、上汽商用车仅仅贡献营收415.3万元,占比仅为1.02%。

  不仅客户高度集中,联明机械产品结构也非常单一,从其营业收入构成来看,车身零部件和模具是其两大收入来源,其中又主要依赖车身零部件。

  2011年-2013年,联明机械车身零部件收入为3.12亿元、3.19亿元、3.91亿元,占总营收的96.03%、95.04%、96.51%。模具收入仅维持在4%左右。而正是由于其向上海通用提供的主要产品是车身零部件也造成产品“两条腿”严重失衡的局面。

  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尽管上海通用对联明机械的销售收入逐年上升,但是毛利率剔除其他因素却隐现逐年下滑态势。

  2011年-2013年,联明机械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29%、25.43%和27.08%。其中,对利润贡献最大的车身零部件毛利率报告期内有所下降,2012年,公司车身零部件毛利率为26.01%,较2011年下降3.1个百分点,尽管2013年有所恢复,但主要是机械代替人力节约了成本所致。

  联明机械坦称,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为车身零部件产品整体价格有所下跌。

  查看其价格下降原因,记者发现联明机械与上海通用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在新车型推出后的4-6年,每年上海通用对相关零部件会有年降的要求。正是年降因素造成了车身零部件产品整体价格下跌。

  所谓年降,即为联明机械与上海通用第一年产品采购价格按照竞标价格执行,自第二年其的4-6年内产品价格较前一年下降3%-5%。

  以上海通用销量最高的凯越为例,2011年-2013年凯越的销量分别是25.35万辆、27.71万辆和29.62万辆,销量逐年上升。但是联明机械对凯越车身零部件销售单价这三年来分别为398.88元、374.56元和359.34元。造成凯越这一款车型对联明机械的销售贡献分别为1.03亿元、1.02亿元和1.04亿元。

  表面上看,凯越对其销售平稳,事实上以量补价已非常明显。

  在这种模式下,联明机械2013年通过节约成本推动了毛利率上升,但和A股已经上市的同为车身零部件供应商龙生股份相比,其并不占优势,2012年龙生股份汽车零部件毛利率为31.63%,而2011年为35.08%。

  研发投入低 存替代性风险

  联明机械在上次IPO被否之前,就有分析人士称,客户集中度过高是企业硬伤,除非该公司产品很厉害很难替代,有较强的技术壁垒。

  然而,现实是上海通用并非只有联明机械这一家一级供应商,其面临的是超过10家竞争对手,此外,由于长期依赖上海通用,其研发投入也少的可怜。

  2011年-2013年联明机械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15.80万元、343.29万元及455.7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1.13%、0.96%及1.28%。

  和可比已上市公司相比,联明机械管理费用比5家上市公司金马股份、天汽模、世纪华通、龙生股份和双林股份组成的行业平均值都低出2-5个百分点,公司解释称是因公司研发费用偏低而且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研发人员职工薪酬总额较低。

  业内人士分析称,联明机械研发投入低,可能就是长期依赖通用拿订单的结果,但是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要想发展必须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否则再好的客户也难以维系。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