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互联网金融主题论坛”于2014年5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作为本次主题论坛的承办单位。作为今年的国内顶级互联网金融论坛,众多业界大佬出席并发表精彩讲话,央行、银监会监管层详解互联网金融监管要义,银行行长与互联网金融新兴代表现场交锋。纵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监管与创新,共同展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未来之路。
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
来自华夏银行的行长樊大志先生在互联网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的银行业始终是先进科技的应用者和推动者,银行业始终用开放的心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以下是樊大志行长在论坛发言中关于以上观点的实录:
一、中国的银行业始终是先进科技的应用者和推动者,也是受益者。
大家不要把银行的科技和互联网两个事情对立起来。为什么说银行业始终是先进科技的应用推动者和受益着呢?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资料大家可以看一看。
首先,银行业是先进科技应用的推动者,70年代银行主机就已经是很时髦的事情,80年代柜面可以用电脑,银行内部可以通存通兑,发展到我们和国际接轨。90年代,电子资金的汇兑系统,我们有全国的电子银联,我们有银行卡大额支付系统。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就没办法说到底有多少高科技在银行使用,最典型的就是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和新一代网银的实现。所以,银行一直在推动高科技在银行系统的应用,这是第一个信息。
讲几个数据,2013年整个人民银行系统支付的业务235万亿笔,现在我们每天处理量近三千万笔,2013年末银行累计发的卡38亿张,信用卡将近4亿张。大家讲互联网金融,如果没有这两个卡和系统的支持,互联网金融是很难有今天这些“宝”的。
二、银行柜台服务的演变。
如果大家看一些老照片,我们70年代纸质账本加算盘,我估计这里就马(蔚华)行长做过这个事儿。80年代开始有单机的电脑,到90年代银行已经成功的开始应用影像系统进行作业,就是影像的传输,到今天已经有了广泛的数字应用。当时有ATM,现在的VTM等等。
三、从我们的自助设备来看,1987年中国才有第一台ATM机,到现在27年的时间,到1996年才有第一台的POS机,2012年开始有这种影像对视的VTM,2013年有个数据,现在ATM有62万台,每年的交易笔数370多亿笔,还有一个2013年末POS机超过一亿台,银行卡消费达到将近130亿笔。大家想想,这既是高科技的进步,也是银行投入的钱,没有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科技的应用。所以,银行一直是高科技的推动者,不是一个阻碍者,更不是绊脚石。
四、网络银行的兴起,我们最早有电话银行大家觉得就很时尚,打个电话可以报失等等,很快网银1.0版,2.0版,3.0版,现在推我们的手机银行,我们手机银行办理业务非常丰富,现在的微信等等,新的应用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银行就是网络高科技的推动者。
银行也是先进科技的受益者,之所以有这个动力推动这些高科技,同时也是受益者,第一个就是我们服务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大家想想以前的信汇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把一个资金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后来有电汇,我们可以做到一天,两天或者三天,现在就是时到账。所以,你的朋友、家属动你的钱你手机马上有反映,随时可以跟踪查询,之所以有这么快的效率也是靠科技支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科技支撑,银行对客户的服务也变的更加方便快捷,也使银行的客户群体快速的增加。我们现在银行的结算账户有多少?56亿户,2013年比2012年有将近15%的增加,2013年网上银行交易达到将近1100万亿,去年手机银行刚刚开通两年多的时间,2013年当年手机银行的交易额就达到将近13万亿,银行也是高科技的一个受益者。
高科技为银行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们不光是服务面增加了,效率提高了,同时我们风险防控手段也增加了,有硬控制,首先很多风险防范的措施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来限制。第二是由于我们这种可量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可以做很多模型,可以做客户细分,第三是可视化,现在远程监控、远程审计、远程视频、远程贷审的这种贷款已经在银行系统实施,也大大节约了我们的人力成本,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第四,银行对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末电子银行离柜率达到了63%多,银行很多业务已经不用到柜面做了,这63%的离柜率相当于全国得有36万个网点和人员才能完成这么大的业务量,现在全国的商业银行网点只有21万个,就等于通过先进的科技增加了15万个营业网点,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既便民,银行也提高了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