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2日讯 (记者 向婷)有人说,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监管层既要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新,又要监管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或许,我们在对比各种“宝宝”的收益率时并未有安全意识,在网上转账付款时并未担心资金的风险。实际上,生活便捷的同时,我们都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狂欢背后,我们该如何规避风险呢?在日前召开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中,业内人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P2P企业遇险 线下考察有用吗?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从去年至今全国已经有超过100家的网贷平台倒闭或出现问题,从去年10月份到年底,一共有58家P2P企业倒闭。
对此,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助理总经理王梅认为,国内的信用体系存在风险。而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我国出现的风险比国外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同国家的信用环境不同。例如,在美国的犯罪成本比较高因此,美国的信用体系、信用环境比较好,很多人不敢去做不道德的事,一旦被抓到,会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完全依靠线上审批来进行风险控制必然行不通。对借款者、借款企业的风险把控,仅通过线上提交资料并不科学,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世界,而在互联网既然弄活动中需要更详细地了解客户的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经营场所及周边情况等信息,才能掌握真实情况。
曾有市场人士提出,进行线下考察十分必要,对此宜信公司首席战略官陈欢表示,如果做很严格的实地考察,一定要比不做更好,但是可能并不是每一个都值得做,这个中间所需要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不同,所以取决于对所承担的风险可能性的判断,这是风险控制的一个方式。
互联网金融存风险 有了担保就安心吗?
众所周知,大数据、云计算等是互联网金融营建交易信用的信息池,而第三方担保下的高收益“明示”等,则成为了目前国内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网罗客户信息的杀手锏。
对此挖财网总裁顾晨炜表示,有担保是一个解决之道,但是担保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要将信息披露得非常完整,让网民做合理的选择,实际上,无论是否有担保,信息的透明、科学的运用,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曾有媒体报道,互联网金融公司把通过平台网罗的信息据为己有,这无形中增加了信息配对和印证成本。因为开放互证是互联网技术对信息去伪存真的关键,而让信息供给者自我管理自身信息质量的信息产权安排,才有助于降低互联网信息互证成本,让说真话成为信息供给者的最优选择,第三方担保却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信息回路。这是包括P2P在内的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暗流涌动的重要病症之一。
陈欢则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有担保没有担保来作为判断,在指导思想上,不能简单地说,所有的东西都是担保,加上一些不同的措施,使得完全变成刚性兑付,这个对于整体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太有利的。
清结算分离能否助力互联网金融风控?
所谓清结算分离,是指用户在P2P平台上进行电子债权交易的资金账户托管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交易过程中P2P平台负责债权交易信息的匹配和交易生成并进行资金清算,用户资金结算由第三方支付的清结算系统完成。有点类似权力分立的概念,平台处理交易信息的细则,第三方支付负责所有结算服务的实施,而用户独立授权。
一旦P2P平台遭遇资金回款不利境况,又或许平台创始人本身就利欲熏心、用心不良,那么就能很快对用户资金进行非法挪用、占用,甚至携款跑路。目前被曝光的多起P2P事件皆因清结算不分离,最终酿成恶果。清结算分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曾有专家建议,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必须要做到三懂:第一懂IT技术,第二懂金融,第三懂法律。同时还要注意两对矛盾,一是互联网的开放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创新力与传统金融审慎监管之间的矛盾;二是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产业还是一个工具,边界在哪里。
对于这一问题,王梅表示,清结算分离实际上客观上来说,它是属于业务方面的,分不分离,更重要的是由监管部门决定的。从实施上来说都是可以做的。个人认为,分离也好、不分离也好,实际上安全都是必须要做到的,这是最重要的重中之重。互联网金融能不能发展得好,能不能快,走得能不能远,很重要的是安全来决定的。
陈欢也认为,清结算分离对于降低行业的风险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业务风险该多大还是多大,但是可以解决平台自身的一些很多的欺诈问题和风险,比如很多平台上的借款人是假的,通过轻结算分离的方式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