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华夏幸福发布产业新战略 依托产业园打造集群效应

2014年05月08日 14:3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8日讯 2014年5月7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其产业发展战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轷震宇宣布,华夏幸福将在2014年聚焦12大重点行业,着力打造50个具有明确产业属性的主题产业园。截止今年5月,华夏幸福已完成43个产业园的规划,其中19个已经投入运营。未来三年,华夏幸福将依托产业新城业务的发展,继续深耕产业升级的第一线,全面实现“百个产业园”的宏伟目标。

  华夏幸福指出,当前的环境下,政府、企业与组织正在追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但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新能源以及电子商务带来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模式给中国的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变革动力。作为持续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具体行动,今年华夏幸福将在全国范围内打造50个主题产业园,旨在为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中的中国产业升级带来全新价值。

  行业细分升级:打造带有明确产业属性的主题产业园

  依托产业新城业务,华夏幸福今年将在环北京、环上海、环沈阳区域的11个产业新城中,聚焦12大重点行业,全力打造50个带有明确产业属性的产业园。截止2014年5月,华夏幸福已经完成43个产业园的规划,其中19个产业园已经开发运营。

  据华夏幸福行业研究院院长朱江介绍,这12个行业包括: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整车及大消费为主的四大主力产业,以生物医药、航天产业、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新材料为主的五大新兴产业,和以节能环保、航空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三大潜力产业。

  “在产业园的打造方面,华夏幸福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要求每一个产业园都是带有明确行业属性。”朱江强调,打造产业集群,需要促进产业的有序聚集,而不是无序集合。因此,华夏幸福会综合考虑各个行业在区域布局中的联动发展,建立以行业为主线的产业促进模式。

  以航天产业为例,华夏幸福基业坚持以龙头企业为指引,聚集上下游资源,打造产业链。2012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廊坊市政府、华夏幸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固安全面启动华夏幸福(固安)航天产业基地的建设。在“龙头整合”产业促进思路的推动下,航天产业类别下细化出了固安航天产业基地、固安卫星导航产业港,继而又在怀来打造航天产业基地,抢占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要打造具有明确属性的产业园,离不开专业化、精细化的人才梯队。围绕着专业化、以行业为导向的人才队伍建设,如今华夏幸福的行业研究和招商团队已将自身的实践能力转化为一种蓄势待发的行业牵引力。

  华夏幸福拥有来自国内外著名的咨询公司、国家部委专业研究机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机构的三十多个行业精英,组成了其产业园的“智囊团”,可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对区域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精准的产业园定位和规划。

  不仅如此,华夏幸福还组建了一支来自高科技、航空航天等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产业链招商团队,根据产业园的规划,进行产业链招商,快速打造产业集群,使华夏幸福的产业园发展步入快车道。

  朱江认为,华夏幸福旗下产业园最大的特点是行业属性鲜明,以打造产业集群为目标,这也是与以厂房或者研发楼宇“租售”为主的其他产业园运营商最大的区别。

  平台服务升级:联通多方要素搭建产业园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营造适合产业聚集的环境,华夏幸福在旗下所有产业园中将“人才、资本、技术、平台、政策以及服务”等六大要素进行整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关联和互通。

  “华夏幸福产业园的核心价值不是简单的销售思维,而是营造产业环境,打造产业园服务平台。”轷震宇强调,这种平台的核心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服务平台,链接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便建立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平台交流,最终实现共生共赢。

  对此,德益阳光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宇博士深有体会。

  作为入驻华夏幸福(固安)肽谷生物医药港的第一家前沿制药企业,自入驻肽谷生物医药港至今,德益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成就已取得长足进展。凭借着自主知识产权,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肝病医治新药从开始“研发”到“临床前中试”的突破性发展,而这在常规公司一般需耗时3年。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了由科研向生产转型的重要一步,远远超出了刘宏宇预期。

  由于肽谷生物医药港为入园企业专门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人员不但多次陪同刘博士拜访政府相关管理机构,说明创业团队的科研创新性和前瞻性,还定期举行政策交流会,协助园区企业解读最新的国家政策、行业规定及市场发展方向,为创业团队的建立和发展启发思路、助力护航。

  除此之外,针对科研团队对“人才”、“知识”及“信息获取”的渴求,肽谷生物医药孵化港管理方还不遗余力地促进和推进园区创业团队与科研高校、研究所、医院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如今,不断入驻的创业团队以及科技人才,在园区日益完善的“知识生态系统”下形成了良好的“共生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平台理念与当前的“互联网思维”中所提倡的平等、开放、及人性化的特质是不谋而合的,本质是提供“平台”而非“产品”。产业园只有真正开始专注于平台生态圈的建设,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