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煤价反弹或是“昙花一现”
2014年05月08日 07: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唐振伟

  Wind统计数据显示,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中归属煤炭开采业的共有3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9家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亏损,这9家公司的亏损总金额为6.5亿元,亏损面达到27.27%;而从去年年报来看,2013年全年业绩亏损的只有大同煤业和*ST国创两家公司,两家亏损额共计为9.48亿元;同比来看,2013年一季度净利润为亏损的只有大同煤业、煤气化和远兴能源三家,三家亏损额总计2.47亿元;环比去年第四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到,去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的上市公司有6家,这6家的亏损总金额为8.33亿元。

  可见,今年以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亏损面较去年同期以及去年全年而言都有所扩大,亏损公司的亏损金额也有大幅攀升。

  然而,整个煤炭行业的营收情况之差远远超出上市公司数据表现出来的情况,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仅能代表行业中的比较优质的一类企业,并不能深刻揭示出中小煤企的真实生存环境,中小煤企面临的生存现状远比上市公司更加严峻。

  经营状况不断恶化

  2013年,上述33家煤炭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共计8479.19亿元,较2012年的9095.65亿元,同比下降了6.8%;净利润总和则为677.35亿元,其中中国神华一家的净利润就达到456.8亿元,占比为67.44%;而2012年这33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1063.87亿元,2013年同比大幅下滑了36.33%。

  从今年一季报的情况来看,33家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获得的净利润总额共计168.5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32.53亿元大幅减少63.02亿元,降幅为27.5%;环比来看,今年一季度33家公司的利润总额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87.31亿元下降了18.8亿元,环比降幅为10%。

  显然,2013年全年煤炭业33家上市公司的总营业额虽然只下降了6.8%,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了27%;而且,今年一季度以来,33家煤炭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同比、环比都有较大幅度下滑,经营状况正在进一步恶化。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邢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种种数据表明,煤炭上市公司的质量仍在继续下降,经营十分困难,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加之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加,整个煤炭行业经营状况在短期难以改善。”

  邢雷认为,煤炭业上市公司要改变经营状况,必须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控制产能无序增加,改变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同时从政策要效益,通过清费利税,把过重的税收负担降下来,这样才能形成行业和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局面。

  煤炭全行业亏损面或超80%

  即便如此,煤炭业上市公司仍是整个煤炭行业之中最优秀的一批企业,因为从煤炭全行业来看,亏损面甚至会超过80%。

  宛学智认为,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仅能代表行业中比较优质的一类企业,并不能深刻揭示出中小煤企的真实生存环境;整个煤炭行业的营收情况之差远远超出上市公司数据表现出来的情况,中小煤企面临的的生存现状远比上市公司更加严峻。

  记者在3月份走访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多个煤炭主产地深入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也印证了上述研究员的观点。当时,多地中小煤企都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销售也几乎停滞。以鄂尔多斯某矿区为例,当地露天煤矿停工率接近90%,销售数量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0%左右。

  近日,中煤能源集团销售中心执行董事宫清超向媒体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煤炭行业的亏损面已经达到80%。相比去年煤炭亏损面三分之一的形势,今年全行业的亏损面仍在不断扩大。 

  宫清超称,由于缺少有效的退出机制,国内的煤炭产能过剩正加快向产量过剩转变,去产能是长期且艰难的。

  在政策层面,4月初,国家能源局已经把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作为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并提出2014年全国计划淘汰煤矿1725处,淘汰落后产能11748万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煤炭库存仍然居高不下,已持续28个月在3亿吨左右。一季度,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012.5亿元,同比下降8.3%;企业利润总额323.2亿元,同比下降41.2%,比2012年同期下降65%;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达44.4%,比2013年扩大了13%。

  从产煤大省山西省的情况看,截至2014年3月底,山西全省煤炭企业存煤3380万吨,同比增长87.2%。今年一季度该省煤炭全行业实现煤炭销售收入947亿元,同比减少201.62亿元,下降21.3%,全行业实现利润8亿元,同比减少52.13亿元,下降86.6%。吨煤综合售价401.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吨煤平均利润5.72元,同比减少13.25元,下降69.92%。

  “内忧外患”仍在加剧

  尽管今年以来几大煤炭巨头接连降价,国内煤炭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煤企饱受降价之苦,但煤炭进口量仍然有增无减。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3月,全国进口煤及褐煤2529万吨,1月-3月累计进口839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09万吨,增长5.1%。

  宛学智称,进口煤对动力煤价格的冲击不容忽视,仍在不断蚕食国内煤炭市场,而且对国内煤炭企业的冲击越来越大。

  虽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自4月份以来表现出触底反弹的迹象,出现了小幅上涨,煤炭巨头神华自5月份开始更是试探性每吨提价5元,中煤、同煤、伊泰等其他巨头也纷纷表示将跟进提价,这似乎给饱受折磨的煤炭行业带来一些亮色;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产能过剩仍是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短期内无法改变。在去库存的巨大压力下,“任何一次价格反弹都是做空的机会”。

  宛学智也认为,煤炭行业目前这一状况在今年二季度仍然难以有改观,随着水电黄金周期已经到来,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加之高耗能产业得到抑制,煤炭市场的夏季恐变成更冷的“寒冬”。

  “作为国内煤炭行业的龙头老大,神华在产、运、销、煤化工等环节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行业影响力非常巨大,动力煤价格涨跌对于神华而言并不会造成过多冲击,而中小煤企的价格策略难以向其看齐”。宛学智认为,在需求端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若中小企业盲目跟随涨价恐将影响其正常销售,从而导致其生存压力的大幅攀升。

  宛学智表示,在长期的跌势之中偶尔会有反弹迹象,但反弹幅度若小于20%则整个趋势很难有所翻转,支撑位、阻力位的影响也将持续发酵。当前从国家层面看,并没有实质性的救市举措出台,煤炭行业各种顽疾仍然影响深远;因此,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施压下,动力煤价格或再度下挫,目前的动力煤价格企稳回升或仅是昙花一现。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