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家公司预披露材料相继公布,优先股试点悄然启动。融资压力骤增令沪深股市遭遇重创。扩容缘何成“不能承受之重”?在其背后,融资功能或遭遇“过度开发”的忧虑困扰着低迷的A股。
IPO成“不能承受之重”
4月18日半夜,证监会网站突然发布28家公司的上市申请预披露材料。在此举被戏称为“半夜鸡叫”的同时,投资者对于IPO二次重启、新股或批量上市的预期迅速增强。
由此开始的短短10天内,8批144家公司公布预披露材料。这一数字截至5月5日晚间已猛增至11批、241家。与此同时,证监会发审会也于4月30日重新启动。
尽管与最终的IPO发行节奏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蜂拥而至的预披露仍对投资者心理形成重压。创业板指数首当其冲并一度走出“六连阴”,累计跌幅超过8%。上证综指则展开又一轮的“2000点保卫战”。
本已疲弱的A股再度遇冷,对于“IPO二次重启忽略市场承受能力”的质疑则开始不断升温。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目前的上证综指位于2100点下方,这是2012年11月证监会暂停IPO以“救市”时的位置。
“如今在这个点位上证监会还要重启IPO,这不只没有考虑到市场承受能力,甚至没有考虑投资者利益的得失。这又如何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呢?”皮海洲说。
资深市场评论人士熊锦秋也表达了相似的担忧。他说:“在目前退市制度等还不完善、市场处于极度畸形情况下,市场对新股的旺盛需求,其实是一种‘虚假’需求,是畸形机制作用下部分投资者无奈选择的投机需求而非投资需求。”
股市融资功能恐遭“过度开发”
IPO二次重启渐近的同时,另一重扩容压力也接踵而至。广汇能源4月25日发布首份优先股发行预案,优先股试点悄然启动。一些媒体报道称,工、农、中、建四大行和浦发银行预计最快上半年就将发行优先股,总额度高达3700亿元。
新股发行和优先股同时扑面而来,让部分业界人士担忧A股融资功能或遭“过度开发”。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按照目前国内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分析,优先股的普遍利率需要达到10%左右,才能够起到吸引资金参与的目的。企业能否支付如此高的利息尚待观察,而在相关的附属条款中,优先股在公司业绩恶化时可以不付息,甚至也不用还本。
“在当前极度疲软的市场环境下,IPO重启将使得新股融资规模大幅提升,优先股又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实现圈钱的有效渠道。”郭施亮说。
专家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有统计显示,1990年至2013年,24年间A股共通过新股发行和增发、配股募得5.32万亿元资金。同期,A股分红总额为3.38万亿元。但若扣除交易印花税、佣金等成本,再按照普通投资者持股比例30%估算,中小投资者获得的分红总额仅为7000亿元左右。
伴随市场持续低迷,过去几年中A股持仓账户缩水已经超过300万户。一些散户则干脆销户,以“脚投票”的方式表达对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不满。有专家警示说,在这一背景下,A股若仍维持“为融资者服务”的状态,不排除将有更多投资者选择离场。
能否“有进有退”? 期待“双向扩容”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与IPO二次重启同样吸引眼球的,是首家退市央企的尘埃落定。*ST长油也是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以来,沪市唯一进入退市程序的上市公司。而在深市,过去两年也仅有*ST炎黄和*ST创智被摘牌。
“进易退难”甚至“只进不退”,意味着A股几乎失却了应有的新陈代谢功能。
“退市制度不完善,IPO却源源不断,这让投资者误以为股市的承载力是无限的。”财经评论员熊锦秋说,没有IPO、没有融资功能的股市是不正常的,但没有投资功能、没有健康退市机制的股市更不正常。
在呼吁为股市构筑“有进有退”健康生态的同时,实现股票供给和资金供给的“双向扩容”,也成为不少业界人士的期待。
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总监桂浩明看来,投资者之所以恐惧扩容,说到底就是担忧供求不平衡,市场资金不足。2007年以后,A股市场基本上就没有获得过有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流入,而各种形式的扩容分流股市资金的状况则一直在延续。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余额宝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更对市场短线资金形成了明显的分流。
“近年来股市只有股票的单向扩容,市场即便保持住了总流通市值的基本稳定,个股股价仍会不断下跌,交易重心逐渐下移。”桂浩明说,A股市场扩容是必要的,但扩容应该是双向进行,即不仅仅增加股票供应,同时也要增加资金供应。
事实上,过去几年中管理层试图多途径吸引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包括提高养老金、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增加QFII额度、酝酿推出“沪港通”试点等。然而改革初衷要转化为最终的效果,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A股本身具有足够的财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