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卖一吨煤赚的钱买不了两瓶饮料 多地再救市

2014年05月05日 07:2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璐 

  “卖一吨煤赚的钱不到六块,连两瓶饮料都买不起,有的企业甚至是产一吨煤亏20多块钱,好多企业都停产了,就连神华这样的大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近日在内蒙古、山西等地见到的萧条景象让王建很是感慨,身处煤炭行业的他对未来倍感担忧。

  而这只是煤炭业深陷寒冬的一个缩影。《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一季度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已扩大至44.4%。面对煤炭企业的求救,多地政府再出减免税费、促进煤炭销售等政策驰援,甚至要求电企只采购本地煤。在业内人士看来,救市措施治标不治本,全国煤炭市场过剩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从中长期而言,还应着力于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当“黑金”变成了“白菜”,煤炭行业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甚至在寒冬中愈陷愈深。“今年的煤炭市场价格下跌比预期来得早、来得急、跌得快、跌得深,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在最近一份文件中,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对全省煤炭经济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如此描述道。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山西全省煤炭企业存煤3380万吨,同比增长87.2%。今年一季度该省煤炭全行业实现煤炭销售收入947亿元,同比减少201.62亿元,下降21.3%,全行业实现利润8亿元,同比减少52.13亿元,下降86.6%。吨煤综合售价401 .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吨煤平均利润5 .72元,同比减少13 .25元,下降69.92%。

  “需求上不去,价格一个劲往下跌,但运费、财务成本却在不断增加,而且还得加大人力、财力、物力促进销售,谁生产谁赔钱,一些中小企业从去年停工后就一直没复工,大企业要进行周转资金、偿还银行利息,只能以量补价来维持生产,只要接煤,价钱都好商量。”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一位销售经理的这番话道出了煤炭业“产能难去、价跌不止”背后的原因。

  以中小煤企居多的内蒙古情况更为糟糕。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目前内蒙古煤矿卖给当地电厂的煤价最低已经到了每吨55元,一大批中小煤矿被迫停产。这从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网站公布的产量数据可以得到印证,1月至3月内蒙古地区煤炭产量同比降7.6%,地方煤矿(中小规模)产量同比减少近八成,而更小的乡镇煤矿产量同比降幅超过八成。

  这并不是个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煤炭库存仍然居高不下,已持续28个月在3亿吨左右。一季度,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012 .5亿元,同比下降8.3%;企业利润总额323.2亿元,同比下降41.2%,比2012年同期下降65%;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达44.4%,比2013年扩大了13%。

  更值得注意的是资金链岌岌可危。据了解,山西五大煤炭集团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75%以上。WIN D数据统计显示,证监会行业类中28家煤炭上市公司有一半的公司负债率在50%以上。

  这一切也给山西、内蒙等产煤大省的经济造成较大的下滑压力,一季度G D P增速远不及预期目标。面对严峻形势,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在4月中旬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加大涉煤收费的清理力度、启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加快铁路运输市场化改革。

  紧接着,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4月22日主持召开省政府会议,要求落实在2013年7月出台的《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措施的通知》,同时又出台了17条相关措施,将原本于去年年底到期的暂停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减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务费政策继续延续,并暂停协议方式配置煤炭资源,暂停审批露天煤矿。同时,还表示将加快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改革。

  而黑龙江省政府去年7月份通过失业保险金封闭缴存使用、“三供一业”(供水、供暖、供燃气、物业)移交地方、项目支持等多个举措帮助龙煤集团等重点煤炭企业减负转型,在今年3月底又召开专题会议驰援,“以前的扶持政策将继续延续,同时要求黑龙江当地的电厂只能接当地的煤炭,以往像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的煤炭都是销往黑龙江地区,限制之后现在基本是卖不动了。”王建透露说。

  此外,内蒙古、贵州、陕西等地去年以来的取消部分收费、鼓励煤电一体化等扶持政策也在延续。

  不过这些救市措施并未减少市场人士的担忧。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邓舜认为,5月是传统的雨季,水力发电的增多将影响火力出力。目前国内沿海运费处于低位,说明下游需求未见明显回升;而且现在矿区煤企库存非常高,大秦线检修之后,北方港口的煤炭库存将回升,国内动力煤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也预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煤炭需求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国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