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抢金潮不再 金店“五一”忙促销

2014年05月02日 08:10    来源: 齐鲁晚报    

  距离去年黄金暴跌已逾一年,眼下,金价出现小幅上涨后又有小浮下跌。对于徘徊在黄金市场的商家来说,如今黄金牛市已过,利润缩水一大半,日子不好过只能靠走量。同时,对于曾经一时疯狂抢购的消费者来说,眼下无论是购买还是投资都更加理性。

  去年金价暴跌,销售火爆

  去年4月中旬,金价大幅下跌,全国各大黄金市场出现了抢金潮。作为枣庄销售和规模比较大的自主品牌销售商,银河珠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市中区银河珠宝的孙经理回忆黄金销量最火爆的那几天说,他们总共有五个分店,包括代理的品牌店面,所有的柜台台面都挤满了人,大部分都是购买饰金的,金条虽然平时少有人买,但就在那时候,也增加了一倍的销量。

  虽然销售异常火爆,但利润算起来基本为零。“我们以前高价进的货只能低价销售,所以不但利润没了,反而还亏损了一部分。”孙经理告诉记者,去年整个下半年的利润才把那时候的亏损补回来,也就说,从去年4月一直到年底,基本就没有什么利润,等于赔钱赚吆喝。

  今年1月份,金价一下掉到240多元每克,被套牢的“中国大妈”不再疯狂。“我们的饰金当时是258元,黄金国际价格是240元左右,虽然价格这么低,但没有出现像去年4月份那种疯狂的局面。”孙经理说,那时虽然价格低,还是有些利润的,只是利润少了一大半。

  “现在销售基本上稳定了,和过去差不多。但我们的利润少啊,没办法我们就经常做促销。”孙经理说,就拿最近这几天来说,黄金国际价260多元一克,和国内金价差不多,“五一”期间商家都在搞促销活动,他们的饰金才卖到278元一克。“这样的价格,还要抛去加工费,我们还有多少利润可言啊!”

  如今金价窄幅震荡,市民购买较为理性

  去年4月,抢购黄金的“中国大妈”被推进了公众视野,而在几经沉浮后,大妈们投资热情骤减,各大银行都表示进入2014年以来,投资实物黄金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降了不少,老百姓购金热情已大不如前。

  据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黄金降价初期购买银行投资实物金的市民还不是很多,直到5月份,销售投资实物金的网点每天都会有不少中老年市民排队等候。“现在投资理财不能单纯的指望黄金,特别是在黄金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所以不少以前的购金客户都开始尝试我们的国债和定期理财产品。”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银行销售的多为公益金,纯度又有保障,多数投资金条的市民都是银行的忠实客户,但随着金价的大幅波动,市民面对黄金的态度已趋于平静,没有了当时抢金的疯狂。

  常年投资实物金的张先生在采访中介绍,在2013年年末时自己购买过的黄金投资金条价格有250多元每克,随着2014年初节点的到来,金价也是一路看涨,元旦前后就有了5元之多的涨幅,但年后的几次金价波动之后,自己所能赚取的利润空间变得非常少,甚至都赔了。“不过常年投资的也都理解,有涨有跌不能太较真,但是在现在的市场情况看来,还是要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投入了。”张先生说。

  延伸阅读

  送黄金 不再感到奢侈

  价格低了,又有那么多优惠,是不是消费者就买账呢?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认为送黄金不再是奢侈品,同时也有不少消费者对黄金不再抱有投资的想法,有需求就买,没需求不做投资。

  记者在薛城区一家珠宝店了解到,由于黄金价跌,不少消费者选择将黄金作为送亲朋好友的礼物。

  在市中区解放路一家金店内,市民陈先生正在为妻子挑选生日礼物。“老婆过生日不知道送什么好,正好趁着现在价格低,买个戒指也不算贵,再说女人都喜欢这个。”陈先生说,如果是以前,可没那么奢侈把黄金当成一次生日礼物,现在一件衣服动辄上千块,不如买点金子说不定以后可能还会涨价。

  市民孙德芳正在选购一款动物生肖的吊坠。“这是给弟弟刚出生的孩子选的,只给礼钱感觉有些单薄。”孙先生说,弟弟家刚添了一个宝宝,现在金价又不高,而且还有优惠,送这个还显得礼重一些。

  同时,记者在随机调查时了解到,不少有投资意向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再大量购买黄金。“现在价格不高,多少还会买点,但不会买那么多。”正在一家金店里咨询价格的赵女士说,过去她常常买些首饰或金条作为增值投资,但从这场金价下跌“风暴”以后,以后不敢再盲目购买。

  微信盛行点赞 扰了“朋友圈”

  本报枣庄4月30日讯 近日,“逃离朋友圈”话题一时成热点,市民中“手机一族”渐渐发现微信中的“朋友圈”已成视觉绑架,不堪其扰。除了无止境的广告以外,最近兴起的“点赞党”让人无语。

  “我微信以前好友不多,大多数也只是发些生活状态。现在要求点赞的朋友太多了,认识不认识的都让我点赞,无法拒绝。”小王是一位市中区的普通员工,最近他觉得使用“朋友圈”成了一种负担。“最近经常有好友发来留言,说是让帮忙点赞,集齐多少赞就可以换蛋糕、杯子等等,有时候看其他朋友点了,自己也得去帮忙点个赞,要不第二天上班会被同事说不够意思。”

  面对繁重的广告、隐私被透露等等,不少市民选择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市中区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玩朋友圈主要是为了多了解自己周边同事、朋友,现在自己的“朋友圈”莫名奇妙地变成了一个广告、“求赞”的集中营,各种压力下使他不得不把有些“朋友”拉黑,甚至再也不去刷新自己的“广告圈”。

  (于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