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O2O火爆异常,目前行业内的几大势力,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染指O2O,方向角度也都有所不同。比如说,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在本地生活服务这一块切入O2O,直接对手是阿里投资的美团。这一块主要以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线下结合为核心,并不涉及产业链的整合。而在零售业O2O这个领域,阿里入股了银泰集团,走中高端商场路线;京东则整合了包括山西唐久在内的很多连锁便利店,走基层连锁路线,以物流下沉为核心。近期,1号店则同样选择在山西试点,和美特好合作进行O2O尝试,而美特好则是超市大卖场路线。
这大概就分出了O2O领域的上中下三个层面,不过阿里还没真的开始动手改造,京东的整合已经比较成熟,而1号店这个时候选择出手,也是不想被主流电商在O2O领域甩开太远。这三条路径的尝试,基本涵盖了零售业态的上中下三个层次,相信最后成功的模式,也不会出乎这三种之外。
交战太原
京东和一号店都选择在山西太原开辟O2O战场,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太原零售业比较发达也比较集中,唐久是连锁便利店的龙头,而美特好则是大卖场和大超市的霸主,前者门店超过800,后者也有100家。这两者的PK差不多算得上是两种业态O2O的典型实践,其成败与否,会对后续的O2O尝试,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从二者在O2O的打法上来看,虽然同属零售企业,但是还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唐久属于连锁店,店铺分布更为密集,分布也更加广泛,美特好则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这导致了二者在物流水平上的不同。唐久的服务范围在店铺五百米半径内,而美特好服务半径则要达到五千米。因为单店服务的半径不同,所以唐久可以实现门店到消费者最快的1小时送达,而美特好则只能实现次日达或者隔日达。也正因为这一点不同,二者在产品的品类上也有一些不同。唐久依托自己的冷链配送体系,可以实现生鲜的销售和配送,而美特好暂时只能实现常温物流,还没有办法覆盖全温层。这使得美特好销售产品的种类在3000种左右,大概只有唐久卖场12000余种的四分之一。
除了配送半径的原因外,二者倚靠的电商平台——京东和1号店在物流和电商方面的差距,也是造成二者服务能力差距的主要原因。京东自身有国内领先的物流体系和经验,对唐久的系统改造和对接也下了相当大的功夫。所以其核心在于发挥唐久的底层布局优势,把京东本身的物流链下沉,利用便利店的地理特点,实现自己的产品配送。这样京东的产品从大仓到便利店再到消费者手中,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品类也更多。这样做的核心目的就是和竞争对手美特好等这类大卖场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传统便利店的缺点无非就是因为面积较小,产品数量比较少,远不及大超市产品种类多。但优点则是方便快捷,和大超市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购物体验。如今唐久增加了线上部分,利用京东的体系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数量和管理能力,具备了颠覆大卖场的可能。因为如果货足够全,配送也快的话,谁还愿意花一两个小时去逛大超市呢?
点燃创新
美特好为了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尽快选择了与1号店合作,但因为合作时间尚短,所以在系统级的对接和改造上,还是比较仓促。目前,1号店在线上导流的部分还是做得不错,但在系统对接方面还是不够契合,需要更多一点时间的努力改造。
同时还有一点比较大的差别在支付方式上,虽然大家都可以实现网上支付,但在货到付款这个层面上,美特好还无法实现。对于基层电商而言,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毕竟电子支付的习惯,在一线城市,尚未普及,在二三线城市,普及率就更低。更快的物流和支持货到付款,恐怕是更符合这些消费者的消费要求的。而线上购物付款,和并不比淘宝快太多的物流来说,并不一定可以获得网购用户的青睐。
所以总体来看,唐久和京东更像是有备而来,而美特好和一号店则有些仓促应战的味道。
走基层路线的京东O2O,事实上点燃了行业的创新之火。虽然相信在短时间内,这种O2O实践未必是当地主流的消费模式,但长期来看,其在各地普及的价值,还是非常巨大的。任何一种模式的成功,都有可能成为未来风行全国的O2O模式。这中间的差异,主要还是来源于二者背后电商实力的差距。京东是国内最大的自营电商,其O2O负责人也有着多年零售行业从业经历,对于零售行业的理解和电商的结合,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与京东相比,一号店目前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零售经验上,也比较欠缺,所以和传统企业合作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更多的还是大家看到京东在做,所以自己也要来做一下。
互联网正在对传统零售进行改造,这些尝试就像星星之火,虽然目前还没有太大起色,但在未来则有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阶段,大家都在摸索之中,美特好还有大把的时间完善自己的合作体系,唐久相信也有很多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可以确信的是,O2O作为消费者未来的消费体验一定会更好。现在还没有改变的人,要开始警惕,不要在社会变革时期,因为落后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