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是4毛多(每股盈利),去年2毛多,今年1毛多,你们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在中华企业(600675,收盘价6.39元)昨日举行的2013年度股东大会上,去年三季度大规模增持并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季坚义如此“炮轰”公司管理层。
季坚义说,有中小股东找到他,请他牵头由律师事务所刊发公告,争取投票权。在投票权超过第一大股东目前所有的36.36%之后,改组董事会和管理层。“他们(指中小股东)认为中华企业目前的董事会也好、管理层也好都是不称职的。”
季坚义还列出了中华企业经营的一系列问题:三项费用过高,是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4倍;经营利润连续滑坡;项目去化率低下和去化速度缓慢;大股东原本承诺的资产注入工作进展缓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华企业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虽然在去年创造了67.5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6%;但净利润不涨反跌,由2012年的5.65亿元下滑至2013年的4.02亿元。
虽然中华企业在建项目账面总价值高达近280亿元,但公司2014年的财务预算却是 “结转营业收入约4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亿元。对此有股东认为,公司的产品存在滞销问题。季坚义则表示,其他房企平均1.5年就可以完成去化,而中华企业的去化速度要五到六年。
季坚义对中华企业在世博会板块占用数层写字楼办公、花费2000万租金租赁写字楼的做法也不满意。随后,他还在现场以举手表决的形式,征求了中小股东对改组管理层的意见。
对于股东的指责,中华企业董事长朱胜杰表示,在房地产限购等调控政策影响下,公司经营管理很难。公司过往两年也着力于加快周转速度,虽然可能比同行仍然要慢一些,但是比过去却要进步很多。至于三项费用以及经营成本,公司也一直着手改善,比如公司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了1.5%。
事实上,如果扣除非经常损益,中华企业的业绩十分亮眼,公司2013年扣非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逾10倍。真正导致股东不满的是公司存货周转率过于缓慢。上海一位资深地产人士表示,除了周转速度过慢的问题,中华企业在业界一直缺乏叫得响的品牌产品口碑,也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不过,对中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受限于国有体制障碍,要根本上提升管理有一定的障碍。尤其是高周转策略会增大公司的经营风险,这不为国资监管部门所接受。上海一位专注国资改革的专家表示,新一轮国资改革正是要允许经营者试错,让他们更为大胆地为提升资产的效益而努力。中华企业中小股东对董事会的“炮轰”,是公众股东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