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楼市将步入中期调整 股市有望筑底回升

楼市股市等待再玩跷跷板
2014年04月23日 07:5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一季度房地产宏观数据近期陆续发布,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已出现量价、增速双双放缓的迹象;同时,股市依然不见起色。专家认为,楼市与股市一直存在“跷跷板”效应,随着中国改革转型发展,10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楼市有望迎来下降的拐点,而多年来跌跌不休的股市则有望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从底部逐步上行。

  楼市股市同陷低迷

  今年以来,随着长沙、杭州、温州等地楼市频传降价消息,全国楼市也随之陷入滞涨的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持续减少,70个大中城市中只有56个城市房价还处在上涨通道,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创下了去年2月以来的新低。

  而另一端,A股市场仍难摆脱颓势,至今仍围绕着2100点附近区间反复震荡,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沪指从今年初2100点附近出发,历经近4个月时间,最低跌破2000点,最高涨至2177点,在两次大起大落之后再次跌破2100点,相比年初又回到了原点。

  “楼市和股市都是十分重要的国计民生大事,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两大焦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呈现了一边是火焰另一边是海水的状态。”在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看来,随着中国改革转型发展开启新篇章,多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楼市出现见顶下落现象,有望迎来拐点;而多年来跌跌不休的股市则将随着楼市泡沫的破裂和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有望迎来春天。

  跷跷板效应将再现

  当前,楼市和股市同时陷入低迷,却有不同的处境:一边是连续十几年越调越涨的房价已经让楼市“高处不胜寒”,另一边却是经历数年慢慢“熊市”的大盘也实在是跌无可跌。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处于峰顶的楼市和处于谷底的股市未来走势是否开始逆转?

  “从投资者避险套利的思维角度看,楼市与股市确实存在跷跷板效应。”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自从2007年底A股大牛市终结,至今整整6年多来,股市始终没有摆脱熊市阴影,并一直在底部徘徊。相反,在这6年多时间里,中国房市泡沫却不断膨胀,房价节节攀升,房价不跌的市场预期以及全民囤房的热情已将房市送入云端,房地产大开发的高成本、高杠杆、大泡沫已走到尽头,这时股市恰好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关口。一旦A股步入牛市,新一轮楼市大调整将不可避免。

  “资本是逐利的,处于顶部区域的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投机资本将大举进入股市,楼市将步入中期调整。”姚美雄表示,当前沪深股市正在运行最后下跌调整,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制度建设的完善,股市将告别融资市,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构筑历史大底。

  都需回归理性发展

  近十几年来,股市与楼市逐渐成为百姓的重要投资渠道,但缺乏制度约束,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风险。姚美雄表示,一方面,由于对股市定位错误及制度的不完善,重融资轻投资,包装上市、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不良行为盛行,使股市近年来成为少数人的造富机器,摧毁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对楼市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及税收制度缺失,使楼市沦为了投资、投机工具,造成作为投资辅助渠道的楼市功能错位、日益泡沫膨胀,孕育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在董登新看来,中国股市的“暴涨”与“快牛”具有极强的财富效应和示范效应,它会在瞬间吸引各路社会资金涌入股市,从而助推“一步到位”的大牛市。但是,这种“短牛”或“疯牛”对股市和股民的伤害是最严重的,会使市场元气大伤、人气涣散,最终导致长周期“慢熊”结局。而对于严重泡沫化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房价大跌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甚至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最理想的房市调整格局应该是“以时间换空间”,也就是想办法让中国未来的房价在五至十年内“不涨”或“滞涨”,以此等待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进而让房价收入比回归正常区间。

  “为此,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董登新表示,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到IPO体制及退市制度改革,再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设,目的就是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投资选择,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


(责任编辑: 史博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