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疾行在兰州西固区化工街上,卷起阵阵尘土。当行至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时,一个个高耸入云的烟囱、相互毗邻的工厂映入眼帘,身着蓝色或黄色工作服的工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走在西固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带有“兰州石化”字样的公司,这家西部最大的炼油化工联合企业在西固区地位非同一般。“兰州石化一感冒,西固区就咳嗽。”当地人的形容颇为贴切。数据显示,2012年西固区财政收入为130亿元,而兰州石化纳税111.81亿元。以兰州石化为支撑的西固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到兰州市近1/3,甘肃省的1/10。
与之相对的是,作为兰州市水源地的西固区,在环境问题上却远没有那么光鲜,4月11日发生的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再次将兰州石化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早在2011年提出的兰州石化搬迁,再被提上日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获悉,在苯超标事件发生前,兰州市官员就与中石油达成了搬迁前期工作的会议纪要,目前正与中石油沟通签订搬迁协议。
“兰州石化的搬迁已迫在眉睫,水污染的事儿更坚定了政府搬迁的决心。”兰州市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表示,但如此大规模的搬迁并非易事,约600亿元的搬迁费用和工业设计问题将成掣肘。
兰州石化的前世今生
“没有兰州石化,就没有西固区。”在西固区生活了近33年的出租车司机王雷(化名)说,西固区并不大,5年的出租车生涯,让他熟悉了这里的每条街道。
“这片都是兰州石化的厂区,除了厂区兰州石化在西固区还有好多分公司,以及自己的医院、学校、文化宫。”王雷指着车窗外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兰州石化与西固区可谓唇齿相依。兰州石化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炼化生产基地,其前身兰炼、兰化均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也由此奠定了西固区如今的工业格局。由于兰炼、兰化的落户,西固区在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风光无限。但1998年后,兰炼、兰化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整体划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并重组间,兰炼、兰化经营并不理想,西固区亦陷入困境。
直到新的兰州石化于2007年成立,实现了炼油与化工、上市与未上市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西固区才走出困境。如今,兰州石化在西固区已然缔造了一个“石化王国”,而西固区亦依托其成为了石化重镇。据报道,西固区有一个特殊的机构——企业发展服务办公室,专为驻区大中型企业和项目建设搞好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西固区财政收入为130亿元,而仅兰州石化纳税就有111.81亿元。即便对甘肃省而言,兰州石化也是举足轻重。2011年、2012年,兰州石化分别以107.12亿元、111.81亿元稳居甘肃省纳税头名。目前以兰州石化为支撑的西固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到兰州市近1/3、甘肃省的1/10。然而,犹如硬币的正反面,在光鲜的经济成就背后,作为兰州市的水源地,兰州石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让西固区饱受诟病。
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获取的资料显示,由于兰州石化地处兰州市黄河段上游,受历史布局因素和地理条件及环境容量的制约,兰州石化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加之部分装置陈旧老化,环保安全隐患日益突出,成为黄河上游水源安全的主要隐患。
资料还显示,兰州石化年外排工业废水约1695万吨,多年来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潜在威胁着兰州市以及黄河中下游省区的用水安全,“特别是对城市饮用水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兰州石化曾多次因漏油事故造成黄河水污染。2003年5月,兰州石化原料动力厂污水处理装置停工改造,致使约有1吨油污排入黄河兰州段。2005年1月,兰州石化铁路货运公司油罐阀门漏油,致使200公斤机油流入黄河兰州段,造成污染事故。
“兰州石化对于黄河水的污染,主要是一些工业废水,还有频发的爆炸泄漏事故造成的水污染。”谈及兰州石化的水污染隐患,西固区一位官员对此亦不避讳。
不仅是水污染,兰州石化对空气质量也有影响。上述资料显示,工业污染为兰州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左右。其中兰州石化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分别占市区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39%、15.9%和30.2%。
针对这次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兰州官方4月13日通报称,自流沟苯超标是因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渗入,罪魁祸首则为原兰州石化(兰州石油化工公司,2007年与兰州石化合并,两兰变成一兰)的原料动力厂,曾分别于1987年和2002年发生爆炸泄漏,导致渣油渗入地下。
搬迁方案“锤起音未定”
从繁华的市中心城关区到工业重镇西固区,车窗外的景色大相径庭。尤其是进入兰州石化厂区后,大大小小的工厂、冒着浓烟高耸的炼塔和烟囱、弥漫飞扬的灰尘以及空气中的刺鼻味道,构成了西固区独有的风貌。
“兰州石化每天排放的废气难闻,而且还有噪音,住在附近的人都不敢开窗户。”王雷对记者称。搬迁兰州石化成为了西固区多数人的愿望,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就提出的兰州石化整体搬迁事宜,因兰州此次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再度被兰州市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于重提兰州石化搬迁,兰州市发改委产业处相关负责人用 “迫在眉睫”形容,“关于搬迁政府前期考虑很长时间了,2011年就已提出,这次事件也是一个推动,更坚定了政府的决心。”
上述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忆称,2011年甘肃省、兰州市主要领导就给中石油发了相应的搬迁实施方案,要求兰州石化整体搬迁。主要原因是兰州石化搬迁有利于消除黄河水源隐患和兰州市大气治理,再者兰州新区的获批也让搬迁有了条件。
“当时中石油很肯定这个方案,但他们说暂时还搬不了,因为大乙烯工程刚上,项目刚改造完,前期工作做好了再搬迁。”
此后,政府亦数次与中石油沟通搬迁的事宜。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主要领导在“两会”以及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都和中石油主要领导对兰州石化的整体搬迁进行了沟通。
“4月份,甘肃省发改委主任赵春、兰州市长袁占亭等就与中石油规划部达成了兰州石化搬迁前期工作研究的会谈纪要。”上述负责人称。最新的进展是,目前政府正在和中石油商谈签订搬迁协议,“双方正在谈,先签搬迁协议,协议签之后再定搬迁的时间。”
根据兰州市发改委提供的工作安排表,截至目前兰州层面已完成了西固区的基准地价调整以及城市设计,兰州新区针对兰州石化搬迁的石化产业园业已完成环评。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获取的《兰州石化搬迁改造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一期年产1000万吨炼油搬迁改造工程由兰州市出资建设,争取2016年底建成,并整体移交给兰州石化。二期年产1000万吨原油加工及产业链延伸项目工程则由中石油出资建设。
上述方案中的具体分工为,甘肃省政府负责搬迁改造的总体协调工作,兰州市具体负责搬迁改造投融资和项目建设。中石油负责项目规划、总体设计和工业技术衔接。组建兰州石化产业投资建设公司,总体负责搬迁改造项目的投融资和项目建设,以及兰州新区石化产业园配套产业项目的投资融资。
“政府当时思路是兰州市代建,现在看来不行,兰州石化的工艺技术复杂,光负责工艺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团队可能就要超过600人,才能把它搬迁过去。”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兰州市代建的想法被否定后,现在想把兰州石化搬迁后的地卖出去,拿土地的资金给中石油,让中石油自己建。上述负责人称,“到底是兰州市给它建,还是它自己建,这个还要和中石油讨论。”
尽管关于兰州石化的搬迁,兰州层面已有很多设想,但兰州市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上述《方案》并非“一锤定音”,只为暂定,总体思路和方案随时都会变,目前并不确定。
600亿费用从何而来
兰州石化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多年改造扩能,现已形成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70万吨/年,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兰州石化现有员工33100人,其厂区原址总面积为45518亩。数万员工和占地数万亩厂区要全部完成搬迁绝非易事。
仅就搬迁资金而言,据兰州市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透露,兰州石化完成搬迁的费用估计在600亿元左右。这600亿元对兰州市并非是小数目,公开信息显示兰州市2012年地区性财政收入仅为406亿元,要兰州市财政为搬迁资金兜底,显得有点勉为其难。对兰州石化而言,要其自行承担全部拆迁费用,压力也不小。
牵头企业“出城入园”的兰州市工信委产业规划处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搬迁资金由企业自行承担,但官方出台的多份关于中央省属企业向兰州新区搬迁的文件中,会对搬迁的企业有诸多土地、税收上的优惠支持政策。
该负责人表示,在土地方面,按照相关政策,企业搬迁后的原址土地,按照西固区的城市规划,能够转成商服用地的会予以出让,土地出让收入的85%,政府将返还给企业。“这个政策力度很大,相当于省市两级将自身的土地出让金全部给企业,好多城市都没有这么高的返还比例。”
土地除了出让,从2013年往兰州新区搬迁的企业,原址土地亦可交给企业自行开发,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可以在原址土地上从事商业开发,并出售盈利。”
除此之外,在税收方面,在企业搬迁期间,会对企业予以减免。尤其是搬迁到兰州新区的企业,土地价格都比较低,都是净地出让。具体到兰州石化,按照前述《方案》,兰州石化4万多亩的土地中,按照规划变更为商业、住宅用地的有14270亩。每亩地开发成本按150万元考虑,在西固区整理储备4000多亩地的成本约60亿元。该60亿元由兰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现有储备土地作抵押,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筹措。而西固区整理储备的4000多亩余地,按照每亩650万元计算,出让总价达260亿元,除却60亿元返还市储备中心,一次性可筹措200亿元的资金。
在兰州石化搬迁改造项目启动中后期,兰州石化厂区12350亩土地由兰州市政府分期抵押,向金融机构分期分批申请贷款370亿元,贷款年限不超过两年,利息约70亿元,通过兰州石化厂区原址土地转让后,挂牌出让取得的资金进行还贷。
“再一个就是兰州新区的地,兰州石化搬迁过去,你要占多少地,地价很低,基本上就是免费给建了。”上述兰州市发改委负责人称。
按照官方设想,可以通过兰州石化厂区原址土地出让,以及抵押贷款可获取部分搬迁资金,但是该负责人也表示,资金仍然是搬迁的最大难题之一。
“兰州石化不是一二十亩地,而是上万亩地,这么大的面积完全出让很耗时间。”上述负责人表示,从搬迁到土地平整,最后进入招拍挂程序,且分批全部出让完,周期是非常漫长的。
对于上述官方搬迁方案和资金的测算,记者亦向兰州石化方面求证,但记者数次致电兰州石化相关负责人,均未获回应,此后记者又短信该负责人,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搬迁牵涉问题较多
事实上,搬迁不只是资金问题。占地4.5万亩的工厂,加之3.3万人的员工,如此庞大体量的搬迁,其新工厂的投建、运营,工人的安置均是问题。
前述《方案》显示,一期搬迁改造工程由兰州市出资建设,争取2016年底建成,并整体移交给兰州石化。二期工程则由中石油出资建设。兰州石化分流员工安置将通过项目的扩能改造、产业链延伸及现代服务业的培育给予解决。
具体为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后,可在新厂区安置职工10000人,兰州石化通过扩能及、产业链延伸安置10000人,通过总部经济、设计研究、销售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安置6000人。内部退养的5000余人,由兰州石化发放生活费直至退休。剩余2100职工可安置在兰州新区其他服务性岗位。
尽管官方对于职工安置颇为详尽,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名兰州石化工人获知,他们对于搬迁并不感冒。“我在化工厂干了快10年了,家人和孩子都在西固区,要搬迁的话,我们过去住哪?兰州新区正在建设,配套都不成熟,我们咋生活?”一位工人说。
该工人的担忧,亦是多数兰州石化工人的担忧。记者从西固区政府了解到,兰州石化自上世纪50年代落地生根后,围绕工厂,有近万名工人及家庭在此工作、生活、上学,为此西固区里兰州石化的学校、医院、体育场、文娱设施配套均很齐全。
“他们不想搬,现在也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就没有动力搬。”西固区政府一位官员向记者坦言。除资金问题外,工业路线设计和工艺技术衔接问题亦是兰州石化搬迁的障碍之一。兰州市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设计是个周期比较长的东西,不是几个月就设计完的,牵扯到原油管道怎么通到兰州新区,原油库怎么搬,牵扯的问题特别多。工艺衔接也是个问题,兰州石化的设备昂贵且工艺复杂,当初都是专业安装的,如果搬迁的话,好多设备一拆再装就用不成了。”
记者手记
西固之“痼”何时休
兰州市的水源地西固区,同时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石化重地,是从老工业基地转型而来的新型石化城,有“共和国石油化工业的摇篮”之美誉。兰州石化的整体搬迁,不仅影响到兰州石化一家企业,亦让以兰州石化为主体税源和工业主要支撑的西固区,或将经历产业转型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西固工业基础雄厚,现有各类企业1000多家,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 “三大板块”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的3/5,其中兰州石化为重要一级。
若兰州石化整体搬迁,这个以工业闻名的城区如何寻找替代产业和转型升级,“西固肯定会经历阵痛期,毕竟兰州石化及其配套企业占西固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很重。”上述兰州市工信委负责人坦言。
该负责人表示,兰州石化搬迁后,西固区将转型物流商贸业,“目前西固区正在积极申请国际港务区和综合保税区,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物流商贸。”
2008年6月,《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上刊登了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韦春写的《兰州市西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特征》一文,明确了当地空气中各污染物高峰浓度的出现时间,与污染物排放时间和气象条件的制约有关;当地空气污染表现出明显的石油化工型污染。
如西固区的工业集群如果仍然“固”若金汤的话,兰州的空气就不可能有任何改善。西固区是兰州市的上风口和水源地,当年对于该区的产业定位和工业规划原本就不够科学合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审视当下我国新一轮城镇化过程,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和产业规划时,“西固之痼”应该受到重视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