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江苏盐业30亿砸向产能过剩行业 化工项目巨亏5亿

2014年04月17日 11:09    来源: 新华网    

  规划总投资高达30亿元的巨型项目,如今只剩下一大片厂房和设备,在风吹日晒中等待最后的折价清算。

  记者近日获悉,江苏省盐业集团(下称“江苏盐业”)旗下化工项目在运行中巨亏约5亿元,并有3.48亿元银行贷款逾期,如今早已停产。江苏盐业也被多家银行追债。

  有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江苏盐业的化工平台如今的困境,与产能过剩有关。这一案例反映出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对外担保管理机制,以及地方国资委对国企的投资后监管均存在薄弱环节。

  30亿元砸向产能过剩行业

  本月初,记者来到江苏镇江大港化工区,看到江苏省新世纪盐化集团(下称“新世纪盐化”)所在地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人,总部大楼幕墙只贴了一半,另一半烂尾。

  新世纪盐化是江苏盐业的控股子公司,旗下主要化工产品生产平台有江苏省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林艾普”)和江苏省东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泰化工”),两者现已停产。

  本月初,距离新世纪盐化总部大楼不远的格林艾普厂房同样空空荡荡,只有办公楼前停着一两辆车。

  4月8日,江苏盐业的一纸公告,亦对这两家企业停产的消息予以了确认。公告称,两家企业近期已经停产,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部分贷款本息出现逾期。

  尽管江苏盐业的公告称,上述两家企业对集团利润贡献较低,停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较小,总体来看不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据本报记者了解,江苏盐业的公告恐怕过于轻描淡写。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底,新世纪盐化就已经停工,其化工项目陷入了产能过剩泥淖,产品价格与成本倒挂,运行中巨亏约5亿元,但该项目最终总亏损将远大于此。

  2008年,江苏盐业组建了新世纪盐化这一巨型化工平台。新世纪盐化的前身是无锡一家民营企业,江苏盐业将其收购重组之后,搬迁至镇江高新区。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资信”)出具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在镇江新建厂区总投资需要15.2亿元。截至2012年底,新世纪盐化搬迁工程中,江苏盐业已经累计投资超11亿元。

  由此,江苏盐业得以进军化工领域。2009年春,新世纪盐化项目开工,计划投资30亿元,设立年产30万吨氯碱,20万吨聚氯乙烯、新材料等项目。2010年秋试生产。

  但此后风云突变,苏南地区因聚集着密集的化工企业,见证了化工行业近年来遭遇的产能过剩困境。有分析人士表示,原盐、烧碱等基础化工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也给盐化工生产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

  如东泰化工的主业脂肪醇,2011年前后产能“疯长”至全球三成,此后众多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困难;格林艾普从事的氯碱产品则自2012年8月以来价格跳水,行业亏损面超过四成。据媒体报道,目前苏南还有其他化工企业严重亏损。

  “当初规划总投资约30亿元,现在巨量投资下去,剩下了一堆厂房设备,一批二手设备能值几个钱?”上述知情人士称。

  巨额债务窟窿

  4月14日,联合资信公告称,将江苏盐业列入了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联合资信表示,此次二级子公司违约事项对江苏盐业偿债能力及信用水平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事项未来走势及影响程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截至4月8日,格林艾普贷款总额为11.1亿元,其中2.59亿元已经逾期;东泰化工贷款总额为3.06亿元,其中0.89亿元已经逾期。也就是说,江苏盐业的这两家二级子公司共有 3.48亿元银行贷款逾期。

  江苏盐业的公告显示,格林艾普的债权人包括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还包括镇江新区财政局的6500万元借款。

  东泰化工的债权人包括农业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渤海银行等。

  目前,中信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已经在无锡、镇江和南京等地提起了诉讼。江苏盐业因为两家二级子公司提供了部分担保,也被列入被告。

  目前,江苏盐业集团被要求代偿的担保已有1.76亿元,而其2012年净利润仅为2.15亿元。

  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新世纪盐化去年年底就已停工,江苏省国资委[微博]、江苏盐业和属地政府一直在对其巨额债务窟窿进行协调。

  除此之外,对于江苏盐业在新世纪盐化方面还有没有其他担保,公告中并未提及。记者多次致电江苏盐业,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取得联系。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