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六措施加强金融服务“三农” 应不脱农、多惠农

2014年04月17日 08: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7日讯(记者华青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会议确定,一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二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三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四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五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六要加大政策支持。会议要求,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脱农、多惠农。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转型、改革深入的时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都给未来的“三农”工作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央行发布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公布了《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服务工作的通知》、发布并实施新修订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这次以国务院会议讨论明确相关政策,将“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在银监会的协调推动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三是涉农信贷投放和服务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四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五是支农扶持政策框架初步搭建。六是支农导向监管制度初步确立。

  不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金融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一是农村金融服务合力需要加强,如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资本市场等;二是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广大农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三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四是扶持政策的协调性和合力有提升空间。

  会议要求,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推动偏远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目前,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它的根本所在。普惠金融实质上就是注意支持弱势群体的金融,农村相比城市是弱势的,农业相比工业是弱势的,农民相比城里的多数人是弱势的。普惠金融的根在农村,此次会议围绕普惠金融,再次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

  会议要求,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分析认为,过去谈农村金融服务主要是在服务传统农业,而这次更有前瞻性的、视野更为宽阔的提出了对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金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应让金融春雨润泽现代农业,这顺应了农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大趋势。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在四川,当地银监局引导银行业机构以支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推动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不过,要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的质效,还需要多方付出更多努力。银行业机构要“接地气”,找准切入点,制定出有特色、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其实,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扎根农村还是很有动力的,如果各方面政策可以更加协同支持,相信这些机构会服务得更好。诚然,涉农金融机构一定要做到不脱农、多惠农,让金融服务送到田头,让金融支农形式多样化、创新金融产品,让更多农民享受普惠金融之利。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