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别让“阿里们”的回归路太漫长

2014年04月16日 07:53    来源: 国际商报     刘明

  “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进入美国资本市场让美国金融界备感自豪,它处于金融世界最受瞩目的两大组成部分,即银行和技术的交汇点。”对于阿里启动在美上市一事,《华尔街日报》在其日前发表的文章中表现出的欢欣鼓舞之情溢于言表。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沉寂已久的A股市场。

  走走停停的IPO今年1月初由于企业集中发年报再度停摆,5月能否重启尚未可知,这就意味着在上交所主板排队的168家企业、深交所中小板排队的276家企业、创业板排队的231家企业,共计675家企业仍需继续煎熬。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失去耐心——截至4月3日,今年以来共有28家企业退出IPO申请;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出走”海外资本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共有15家中国企业选择境外上市。

  其中,京东、新浪微博先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二者计划融资的数额分别为15亿美元和5亿美元。前不久宣布将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其融资额度外界估计甚至将高达200亿美元。

  动辄上亿美元的融资额背后,中国庞大的民间富余资金依然在沉睡。截至2014年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113.18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5.44万亿元。国人不缺钱,缺的是投资渠道以及成长性良好的投资对象。在优质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背弃中国的资本市场时,国人的选择日趋有限。大量资金沉睡降低了资本利用效率,无益于增加人民财产性收入,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不仅如此,选择海外上市的几家互联网企业主营业务基本都在中国,其境外上市之后筹得的巨额融资流回国内,又将导致国内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给经济决策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平心而论,美国、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多年,无论是监管机制、管理制度还是运营经验都更加成熟和完善;内地资本市场在管理、机制等方面则亟待改变:创业板推出近5年,目前的发展与当初设计的初衷有很大距离;热议了多年的“国际板”至今没有落地;大力推进的“注册制”改革也进展不大,就连推出一些技术性改革措施的过程也总是磕磕绊绊。

  证券管理如果不能从机制上改革创新,为更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平台和上市空间,那么未来还可能会有更多优质的新兴行业企业对国内资本市场说再见。“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阿里巴巴集团的声明犹然在耳,希望“条件允许”的时间不要太漫长,让“阿里们”的表态能够尽早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