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4月10日讯(记者 张浩然)2014年4月8日晚,停牌一个多月的华数传媒发布公告称,云溪投资以65.36亿元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2.87亿股,占发行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的20%。大众的目光又一次被吸引到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和马云身上。
回顾阿里宣布启动在美国上市的3月16日,那么阿里从去年以来的一系列烧钱行为都得到了解释。“阿里很早为上市做准备,包括漂亮的业绩让投资人满意。如果上市再推迟,提前的安排可能会被打乱。”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说。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全球科技股持续呈现跌势,即使阿里顺利上市,其估值与集资也可能会缩水。”
中国经济网记者就此采访阿里有关工作人员,截至发稿,记者仍未收到正式回复。
疯狂烧钱抢夺市场 频仍出手布局上市
阿里最近出手频仍,或并购控股,或投资占股,可谓风头正劲,以下仅举几个近例。
2014年3月31日,阿里集团与银泰商业集团共同宣布,阿里将以53.7亿元港币战略投资银泰商业。据悉,阿里此举是为了做出一个百货领域的O2O样本。
4月2日的一封公告,宣布了马云控股的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拟以32.99亿元现金,受让公司控股股东恒生集团100%股份。该交易完成后,浙江融信将通过恒生集团持有恒生电子20.62%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马云成为恒生电子实际控制人。
有业内人士透露,几年前马云就想直接收购恒生电子但未能成功,此次出手,“说明马云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布局金融业了,并不是突发奇想。”
4月8日,华数传媒在深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马云、史玉柱斥资65.36亿元,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2.87亿股,占发行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的20%。
从去年到现在,阿里连续出手,涉及领域广泛。社交方面投资陌陌、新浪微博、美国TANGO;收购O2O基础应用高德地图、打车应用快的、中信21世纪;音乐方面收购虾米网、天天动听;金融方面投资众安保险、天弘基金等;文娱方面并购文化中国,出手娱乐宝等。
业内人士指出,“将外部资产低价收进来包装下抬高资产价格供资本市场想象,应当是阿里赶在上市前疯狂收购并购的主要目的。”
“只要有价值,马云都会考虑收入囊中。”有阿里内部人士这样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阿里仍然会从资本层面上频繁出手,按马云的规划,上市前的故事还会更加出其不意。
从香港到美国 最终上市地已定?
2013年7月,阿里CEO陆兆禧首次谈到IPO计划,称“香港和纽约都是公司上市的合适地点。”
外界普遍认为,在香港上市对阿里来说是最理想的选择,但马云坚持的“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与港交所规则相冲突。为此,阿里与港交所多次谈判但未果。
不过,阿里等不了太久。根据2012年阿里与雅虎达成的股票回购协议,阿里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持有的剩余股份的一半。但回购的前提是阿里要在2015年12月之前完成上市。
2014年3月16日,阿里正式宣布启动在美国的上市事宜。但该公告中还有一句话耐人寻味,“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
据悉,市场对阿里的估值达到1280亿美元。分析人士称,若阿里上市成功,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不过,阿里在美上市的前景仍可能受到往昔阴影的笼罩。2011年的“支付宝事件”让马云承受了巨大的“契约精神”的舆论压力,也让阿里在美国市场经历了严重的信誉打击。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表示,“当时马云擅自转移股权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在讲诚信的美国资本市场,类似事情可能会影响到阿里的估值和上市后的法律问题。”
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认为,“美国交易市场虽然进入门槛较低,但要求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面临被集体诉讼的状况。”
此外,阿里旗下子公司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也使得阿里赴美上市之路任重道远。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阿里而言,去美国上市实属无奈。比起制度障碍,阿里要做的是加快重建投资人信心的步伐。”
全球科技股大跌 阿里估值或缩水
据悉,受全球科技股跌势影响,4月7日香港市场以腾讯控股为首的科技股一路下跌,其中腾讯一度跌破500港元,触及近两个月以来最低点,其市值也跌破万亿港元级别,甚至波及南非全国传媒集团。其它科技股受此影响也现跌势,一时间,科技股“大势已去”的声音乍起。
香港资深金融专家及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科技股估值都已经达到了虚高的地步,本身的利润并不能支撑现有估值的水平,但此轮调整与2000年全球科技股泡沫破灭并不一样,此轮调整将会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有媒体报道称,2014年年初已有基金经理注意到科技股估值虚高,一名外资基金经理称,“今年2月份市场一窝蜂地跟踪互联网股份,但这些股票的盈利却并不理想,涨的只是估值,市场充斥着不理性。”
温天纳认为,“科技股的上涨需要有业绩盈利来支撑,未来相关股份估值回归合理是必然趋势。”
针对近期科技企业的疯狂并购,有分析师认为,“近日科技企业对小公司的并购似乎在相互比拼,而两家公司产生协同效应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加上这类并购案例成功率并不是100%,这让部分投资者有了新的隐忧,便选择在此时理性离场。”
“今年第一季度是全球科技股的顶峰时期,但顶峰不会一直持续,那些还没上市的科技股必须接受市场以低估值来评价它们了,尤其像阿里这样的大市值公司。”温天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