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随着上海自贸区申报成功和迅速兴建,自贸区申报很快遍地开花,人人争先。其中,拥有独特优势的“粤港澳自贸区”一直被各方期待。今天关于“粤港澳自贸区”又有新消息,媒体报道,昨天广东省长朱小丹在会见广交会香港代表团时指出,粤港澳自贸区设想已得到总书记和总理的支持,目前主体方案仍在研究中,将寻找合适机会向国务院正式申请。
设想中的粤港澳自贸区将覆盖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香港、澳门三个省区,拥有南沙、前海、横琴三大平台和白云机场区,是粤港澳三大地区能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的自由贸易园区,与立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自贸区侧重于金融改革试点不同,粤港澳自贸区更多侧重于对外,着眼于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地的经济联系,更加侧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整合。
广东与港澳之间数十年来关系密切,企业也早已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尤其在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框架下,三地合作和推进自由贸易的程度也比较深,所以成立粤港澳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香港被称为世界上最自由和最透明的经济体,实际上香港就是一个超级自贸区。香港、澳门的自由贸易、自由投资等制度上的优势如果能在粤港澳自贸区中发挥作用,那么这种引领作用、先行作用对粤港澳一体化就能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把国际化的优势发挥出来。但是,上海是在一种制度框架之下,在一个的关税区内做一个仅仅是28平方公里的小自贸区,而粤港澳自贸区是在两种政治经济制度框架下,在中国香港和澳门三个关税区之内来设想的更加庞大的自贸区。横琴、南沙和前海再加上白云机场,仅这四个地方加起来就已经是931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香港和澳门,可能会达到将近2000平方公里,这就变成了一个超级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它的复杂程度和挑战就更大、更难。
广东省长朱小丹表示,广东今年一季度贸易压力非常大,出现较大幅度的进出口贸易下滑,负增长20%,广东每年占全国总体进出口贸易额的约1/4,按照今年国家提出7.5%的进出口贸易增速目标,广东今年至少需完成2.5%的增速任务。而港澳投资占广东利用外资当中最大份额,稳住港澳就稳住了一大块。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粤港澳自贸区对于广东的意义。总体来说,成立粤港澳自贸区能给广东省带来什么?
张建平认为,广东是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非常突出,但是现在广东外贸和经济发展模式都面临着转型升级。构建新的、更加开放经济体系,将来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就意味着它不能仅仅做一个的制造业的基地,必须向既是制造、又是服务供给的模式去转变。它也需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粤港澳自贸区就可以给它制度上的变革和突破。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一定会使得香港、澳门和广东一体化的进程得到迅速推进。单地的优势互补和合作互动就能够把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一个的新高地。
而对于港澳,张建平认为,香港和澳门都是一个的城市经济体,服务业的比重是非常高的,比如香港的服务业比重高达95%以上,这样经济体一定要寻求服务对象,珠三角及泛珠三角甚至是南部中国、全国都可能成为香港澳门服务辐射的对象。近年来香港和澳门一直在致力于推进粤港澳的一体化,推进和内地更加紧密的经贸联系, CEPA实际上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制度的突破,未来如果有了港澳自贸区进一步在制度上进行突破和推进,经济效率就会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自从上海自贸区获批建设以来,关于自贸区的各种消息不断,但有专家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和教训尚待总结,自贸区的布局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所以粤港澳自贸区获批还需时日。
对此,张建平认为,现在粤港澳自贸区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自贸区申报前的方案设计。如果横跨粤港澳三地,就意味在三地之间要有两种制度框架的衔接,也需要有三个关税区之间在监管如何衔接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广东而言,横琴、南沙、和前海实际上也是属于不同的城市,如何进行境内关外物理围网隔离海关特殊监管,本身就是很复杂的事情,也许需要协调,更何况还要跟香港、澳门衔接协调,可能更加费时间。另外,广东所谓负面清单可能更短,负面清单的制定和出台,再加上金融服务、商业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广东也需要涉及更加扩大开放的方案,相关部门之间需要沟通,这也是很大的挑战。
张建平称,粤港澳自贸区从可行性的角度上来讲,可以先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广东内部要把前海、南沙、横琴和白云机场四个地方统和起来,第二步再和香港和澳门衔接,效率上可能更高。